回想与回响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摆明跟自己过不去的王嘉明

《李小龙阿砸一声》的底蕴就是这么沉重,虽然处理的手法大半是轻盈的、幽默的,有时甚至是Kuso。王嘉明可非「摆明就是要作一出肤浅的戏,让滥情还要更滥情下去。」其实,正好相反,王嘉明摆明就是跟自己过不去。难得有此「殊荣」在国家剧院作戏,王嘉明偏偏不走便宜路线,没出卖自己风格,反而向自己挑战,处理一则史诗般的国族寓言……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号

芭蕾不老 绝对前卫

如果我们今天还逃离不了对芭蕾的古老刻板印象,那不只是因为,我们很少接触古典芭蕾,尤其对现代芭蕾,更是显得相当陌生。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来台演出,其几乎无懈可击的舞星表现,涵盖芭蕾舞不同面向、精心安排之舞码,加上不遑多让的NSO国家交响乐团现场伴奏,激起了国内难得出现的芭蕾舞高潮,更重要的是,《英伦经典》舞码的安排,也总算让台湾观众领略现代芭蕾的魅力。

PAR / 第219期 / 2011年03月号

有「跨文化剧场」这回事吗?

《春琴》在伦敦演出之后的恶评几乎与《茶花女》在台北的状况一样,大家都在问导演到底想要告诉观众什么?在台北也有人在问《茶花女》同样的问题。日本有剧评说《春琴》是一部用了日本演员及日本戏曲形式演出的英国戏剧,也有很多人觉得《茶花女》跟台湾的审美经验格格不入。这些问题首要解决的是:我们在自已内部到底有没有找到跨越境界线的行动力?否则,「跨文化剧场」也不过是政治意图下的一项文化生产罢了!  

PAR / 第218期 / 2011年02月号

阿芙蒂耶娃指下的萧/桑情史

在曲目安排上即隐含若干巧思,虽然整场的七部分作品均出自她在萧邦比赛前三轮分别弹过的选曲,然而在音乐会里却以实际创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上半场集中在一八三○年代下半叶萧邦成功建立个人乐风阶段的作品,下半场则集中在一八四○年代萧邦淡出巴黎社交圈的圆熟期作品。在阿芙蒂耶娃不刻意渲染的诠释下,一场音乐会恍如静静地聆听一位说书人将那段萧/桑情史娓娓道来。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创意舞动 开花结果

去年参与「新人新视野—舞蹈篇」的四位编舞者,长期以来已经累积了相当的创作成绩,从这次的演出,也可观察出他们的发展脉络,呈现了「开花结果」的方向。若说这批新人与指导的顾问间多所重叠或许言重。彼此间的互相扶持、不可分割,只反映了舞蹈界深挚的情谊,何况,一切只在萌芽阶段,只是,益发想看他们个别的面目与思想,尤其,已证明了自己掌握创作精髓的慧根!接下来,就是自我表述的勇气与语汇了。

PAR / 第209期 / 2010年05月号

经典重现或偏读? This is a question!--从《米.蒂.亚》与《哈姆雷特》延伸的一些思考

经典新作是当代戏剧的重要课题。一方面经典与时俱进,需要时代的重新诠释,另一方面经典的深度和阔度常能激发当代创作者的灵感,启动对话的野心。对观众来说,耳熟能详的剧目更像骨董货精品,是某种品质保证。於今是否忠於原著已不是议题,能不能超越原著才是重点。

PAR / 第207期 / 2010年03月号

期待更有温度的新世代之声--「新人新视野」艺评座谈会记录摘要

由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与两厅院合作的「表演艺术新人新视野创作专案」,是给毕业五年内的年轻创作者的制作展演计画,也让我们看见了新世代创作者的创作样貌。去年底做了第二届的呈现,演出后举行的艺评座谈会,邀来参与第二届徵选与演后评选的三位委员,一起发表他们对此次发表作品的看法与观察。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要更多省思检讨--从「M_Dans2010」看舞剧场的未来

以往采集体创作时,还可以强弱互补,瑕不掩瑜;如今独立编创,作品的深度厚度和完整性都会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是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不能卸责的事。当我们看到部分表演撑不起场面的现实,已具现舞剧场「转大人」的过程中的挣扎、尴尬、不适应,以及还未找到方向的茫然。  

PAR / 第202期 / 2009年10月号

我不入戏,怎么办?

我们对艺穗节的期待,应该是什么?——不是全然专业,至少是诚恳;不尽主流商业,最多是实验批判;不甚完美,但,够胆。 若上述三种期待都不被满足,连台词都被处理得模糊难咽的时候,看戏的我,非但无法入戏,简直蒙受被「凌迟」的痛苦。不过,这届艺穗节的演出票房,似乎没有全然反映像我这种嘴刁的看戏品味。看起来,新一代更擅於行销经营的包装。问题是,单纯、可爱的「小花小草」,到哪里去了?

PAR / 第205期 / 2010年01月号

看不见泰雅的失真音乐剧

除了几步「高山族」舞步,两首泰雅语歌、服装之外,完全看不出泰雅文化特色。舞台上,泰雅、汉唐、日本人在一起,没有语言隔阂,没有习俗磨擦,没有想法差距,奇也!其实,其中的关系极为复杂,本应为非常好的题材,可惜编剧没想像力、没深度、没办法发挥。这出戏说是在瑞典、在秘鲁、在埃及,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