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演员的库藏记忆
- 讲古X舞思舞想
- 一字一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企画特辑 Special
艺号人物 People
- 日本默剧与舞踏界元老及川广信 「信念」是艺术创作之路的磐石 / 文字 沈亮慧 / 25
- 剧场编导 周慧玲 一念「民国」系「蒋公」 / 文字 李玉玲 / 29
- 旅美编舞家 林向秀 无畏归来回去 但寻心之所向 / 文字 樊香君 / 33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空间先决! 超限德国舞台设计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6
- 镜里框外无限造景 舞台空间决定一切 德国舞台设计发展趋势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学表演艺术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IRC)研究会员 / 38
- 极简、失重、身历其境 让空间演戏的魔法师 当代德国四大舞台设计师 / 文字 林冠吾 / 42
- 分工专业有保障 为创意打下坚实基底 德国技术剧场观察 / 文字 陶维均 / 46
- 淬炼表演与舞台间「不安的交融」 安德烈.克里根堡的舞台设计与导演美学 / 文字 林冠吾 / 48
- 专访《失窃的时光》导演 克里根堡 转轮之中 述说小人物的梦与失落 / 文字 林冠吾 / 51
- 以边缘人物描绘社会 多线叙事书写人生 黛亚.洛儿的戏剧 / 文字 陈佾均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剧场研究硕士 / 54
- 专访《失窃的时光》剧作家 黛亚.洛儿 以语言创造一种思考与感知的自由 / 访问整理 陈佾均 / 56
企画特辑 Special
即将上场 Preview
焦点专题(一) Focus
- 影后的情人 剧场星光灿烂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65
- 茱蒂.丹契 八十岁女神 英国剧场的传奇 / 文字 梁文菁 清华大学外语系专任助理教授 / 66
- 茱丽叶.毕诺许 精挑导演与角色 经典中光芒四射 / 文字 田国平 「贫穷男部落格」格主 / 68
- 凯特.布兰琪 语言掌握精准 演谁像谁谁都是她 / 文字 林鸿麟 作家 / 70
- 伊莎蓓拉.雨蓓 专挑难的演 与生俱来的明星 / 文字 谢东宁 盗火剧团团长 / 72
- 伊莲.雅各 母亲、歌手和演员 一派优雅与自在 / 文字 周伶芝 / 74
- 我们人类,真的和机器人有差别吗? 日本编导平田织佐 以《蜕变》探讨人的存在本质 / 文字 周伶芝 访问翻译 陈汗青 / 76
演出评论 Review
企画特辑 Special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焦点专题(二) Focus
- 成交!表演艺术市场最前线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91
- 表演也可是拍卖品!? 中国「演交会」另类初体验 台湾团队首度集体参与 正面遭遇中国表艺市场热潮 / 文字 赖廷恒 媒体工作者 / 92
- 国际外围艺术节 登上世界的跳板 「国家品牌」打知名度 准备好才能迎战 / 文字 张欣怡 旅欧艺管经理人、AxE Arts 创见艺管团队创办人 / 94
- 让有温度的交流 串起「艺术市集」的交易 相互认识多过现场喊价 完善包装打造吸睛亮点 / 文字 赖孟郁 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艺术管理博士生 / 96
- 不是「鲨鱼」是伙伴! 表演艺术经纪人在哪里? 要化资产为产值 亟须打造相关制度与人才 / 文字 于国华 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 98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全国创举 台南文化中心首设艺术总监 编舞家余能盛出任 打造长远未来与国际视野 / 文字 陈淑英 / 100
- 百老汇票房庆丰收 非主流题材音乐剧拥大奖 侧记2015东尼奖 / 文字 谢朝宗 / 102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梦幻泡泡的城市里 金钱太阳下的那些人 在澳门艺术节看福克.李希特的《信任》 / 文字 张慧慧 / 104
- 「后雨伞剧场」的理想初衷与现实沉淀 运动过后的香港剧场创作 / 文字 陈国慧 / 106
- 在游乐场中,给我天真落泪与相爱的权利 法国导演尚.贝洛里尼的《利里欧姆》 / 文字 罗仕龙 剧评人 / 109
- 邪恶的双重向度 在柏林看欧斯特麦耶新作《理查三世》 / 文字 廖俊逞 / 112
艺视窗 News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 专栏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