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后雨伞剧场」的理想初衷与现实沉淀 运动过后的香港剧场创作

原创音乐剧《天堂之后》是第一出把「雨伞运动」事件搬上舞台的作品。 (Yankov Wong 摄 演戏家族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去年要求「真普选」的「雨伞革命」,为香港社会掀起了公民觉醒与争取权利的风潮,也成为剧场中专注的创作主题。观察这些剧作,可以看到创作者如何转化运动的经验与思考的深度,而创作人如何把自己的情绪、见解、立场和姿态沉淀为材料,透过剧场手段去处理、分析与思考,是相当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在这个充斥著躁动声音与情绪泛滥的年代,创作人可能先要先具备一种「评论」的角度审视现实,让作品的宽度和深度可以跨越更远。

《PAR表演艺术》 第271期 / 2015年07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271期 / 2015年0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