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 | 最PAR!/座谈会

文化转型!表演艺术向前行? 从两厅院财团法人化来看《表演艺术》杂志未来的定位和走向

黄韵瑾认为《表演艺术》正扮演了文化创意产业中研发和品管的角色。 (李兴龙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作为表演艺术类的专业杂志,在主管机关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即将转变为财团法人的前景下,《表演艺术》要如何定位自己的未来可能?於迎接十周年社庆之际,本刊特地邀请多位包括立委、文化评论者、表演艺术工作者等关心本刊的人士,进行一次深度的座谈,经由大家热烈讨论,提示了本刊所必须正视的行销通路问题,以及未来在政府BOT的大趋势下,本刊可能面对的存续状况。

时间:2002年06月02日(周日)下午2:30pm

地点: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地下一楼国际会议厅

主持人:平珩(前表演艺术联盟理事长.舞蹈空间舞团负责人)

与会者:林浊水(立法委员、文化立法联盟成员)

陈琪(台北艺术推广协会执行长)

李永萍(立法委员、文化立法联盟成员)

薛保瑕(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国立台南艺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教授暨所长)

王墨林(资深文化评论人、小剧场工作者)

蔡欣欣(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廖琼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李永丰(纸风车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夏学理(国立空中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黄国祯(文字工作者)

童乃嘉(《表演艺术》杂志社副社长)

黄韵瑾(台新艺术基金会执行长.越界舞团经理)

记录整理:陆方龙(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

《PAR表演艺术》 第115期 / 2002年07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115期 / 2002年0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