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 | 最PAR!/座談會

文化轉型!表演藝術向前行? 從兩廳院財團法人化來看《表演藝術》雜誌未來的定位和走向

黃韻瑾認為《表演藝術》正扮演了文化創意產業中研發和品管的角色。 (李興龍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作為表演藝術類的專業雜誌,在主管機關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即將轉變為財團法人的前景下,《表演藝術》要如何定位自己的未來可能?於迎接十週年社慶之際,本刊特地邀請多位包括立委、文化評論者、表演藝術工作者等關心本刊的人士,進行一次深度的座談,經由大家熱烈討論,提示了本刊所必須正視的行銷通路問題,以及未來在政府BOT的大趨勢下,本刊可能面對的存續狀況。

時間:2002年06月02日(週日)下午2:30pm

地點: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平珩(前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舞蹈空間舞團負責人)

與會者:林濁水(立法委員、文化立法聯盟成員)

陳琪(台北藝術推廣協會執行長)

李永萍(立法委員、文化立法聯盟成員)

薛保瑕(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

王墨林(資深文化評論人、小劇場工作者)

蔡欣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廖瓊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李永豐(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夏學理(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黃國禎(文字工作者)

童乃嘉(《表演藝術》雜誌社副社長)

黃韻瑾(台新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越界舞團經理)

記錄整理:陸方龍(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

《PAR表演藝術》 第115期 / 2002年07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15期 / 2002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