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86期 / 2000年02月号
合唱与独唱良性互动 比才《卡门》
拉脱维亚是个俄国风味浓厚的国家,民族性情反映在音乐中,就显得率直厚重,而拉脱维亚向来也有悠久的合唱传统,在这一次的歌剧演出中可以印证这一点。
PAR / 第81期 / 1999年09月号
爵士无国界 听台北爱乐大爵士乐团与寇特尼.派恩演出
不同爵士乐团的演出,一在国家音乐厅,一在国父纪念馆,呈现两样风格,也带给观?不同的感受,却共同掀起了夏日台湾第一个爵士高潮。
PAR / 第86期 / 2000年02月号
在音乐中寻求诗境 圣马丁管弦乐团与傅聪
傅聪在音色与情绪的控制相当出色,让人在欣赏表演时,对莫札特这位天才作曲家英年早逝的命运感到不胜唏嘘。
PAR / 第86期 / 2000年02月号
模糊了刻度的感伤尺码 评《寂寞芳心俱乐部》
「怀旧」在剧中代表了一种企图回归到回忆中去寻求宽慰的愿望,我们却无法从演出中看出对於改动剧作时空的、属於诠释或创意上的理由;而在追忆和感伤以外,编导也并未呈现其他更?深刻的、看待这些老东西与旧价?的观点,使得演出的整体形貌略显模糊。观?面临的,毋宁是一种更大的失落:像是恰才实现了一场一直梦寐以求的跨时空之旅,却悲伤地发现自己无法完整地认出(甚至比旅行前更陌生)那个曾经一再梦想的目的地。
PAR / 第81期 / 1999年09月号
小剧场承受之「轻」 评「放风艺术节」的几项演出
这次的「放风艺术节」并没有创造出派出所剧场的人潮,或许背后有许多不?人知的外力限制与难言之隐。如果因?现实因素,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小剧场联盟」即时发挥划时代的影响力,那么还是期勉所有剧场工作者,摆脱过去台湾小剧场的包袱与意义,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PAR / 第81期 / 1999年09月号
剧场版的电视暴力 评台湾渥克剧场《新千刀万里追》
用戏谑或童话方式陈述生活暴力的台湾渥克剧团《新千刀万里追》中,「人人都能成?杀人魔」的想法,可说是导演张硕修在卡在新旧世代观念交替中,面对乱象丛生的社会,矛盾又无力的喊话;也是导演面对无力抗拒的自身环境,心虚而胆小的迂回,无可避免的在这出戏中间接表达了自己和身处的环境。
PAR / 第86期 / 2000年02月号
南辕北辙的新编宗?神话剧 评《出埃及》
集中国古典主义之大成的戏曲艺术,何堪演绎西方古典主义里的圣经故事!?这是个十足?古典主义下的产物。
PAR / 第81期 / 1999年09月号
慧眼别具 「北京京剧院」来台的戏码选择
这次「北京京剧院」在传统部分推出了许多冷戏,惟其冷,故反而旧中显新;新编部分按顺序排出了「文革前→文革引爆点→文革后」《挂帅》、《海瑞罢官》和《画龙点睛》三出大戏,前两出仍以旧程式?依归,最新的《画龙点睛》则展示了由「演员剧场」到「编剧中心」的重心转移,?晰勾陈「戏曲改革」的脉络痕迹,一路「演」出了京剧史。
PAR / 第78期 / 1999年06月号
内外空间互?对照
上、下舞展在室内、户外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条件下,不同的视觉穿越层次,表现了舞台空间的多元深度。编舞者突破传统舞蹈窠臼的用心?晰可见,但若能更强化肢体动作间的联结与美感,激发互动辩证的能量,这实验性的步伐将走得更稳健。
PAR / 第78期 / 1999年06月号
正偏并立 同步的「舞说」、同样的精致、不一样的心情
同样是以精致文化的提炼?信念,以新古典折衷主义的手法创作舞蹈,两位编舞家俨然把剧场舞台所赋与的性别角色,作了一番明确且肯定的诠释。如果说季利安这三个舞作是嵌陷於西方传统的性别冲突之中,则刘凤学的《起手板》却有意?中国传统女性建构一个平和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