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77期 / 1999年05月号

与命运相抗衡的强劲生命力 陈宏宽与台北爱乐管弦乐团

陈宏?充满丰富个性的钢琴弹奏,早已跳脱出一般人所习惯性期待的声响技巧展现与感官愉快的追求;当他单独弹奏时,让人听到钢琴家独特的弹奏个性与非比寻常的艺术特质。

PAR / 第79期 / 1999年07月号

阵痛与尴尬 评国光剧团之《大将春秋》

在《大将春秋》里,我们看到了「戏曲传统」这一个大包袱引致的种种现代舞台适应不良症,从演员转型的阵痛与剧团摸索的尴尬,到剧场人才资源各自?政的游离状态,在在使得这场演出带著视觉与听觉上实验性的焦躁。

PAR / 第74期 / 1999年02月号

频道切换间的疏离爱情 评I Love You

多样片段的影像在视觉中残留,却也似有似无巧合般地衔接,给荒谬剧场一个新的窗口,也使得多焦的思绪同步运行。结局是什么?什么是完整?似乎不是很重要了。

PAR / 第72期 / 1998年12月号

创意服装?加长版意识型态广告? 评《KiKi漫游世界》

魏瑛娟长期躲在小剧场的童话世界里,《KiKi漫游世界》的突破剧场格局,是一大喜讯,但相对地她也将面临更大、更复杂的剧场挑战。

PAR / 第73期 / 1999年01月号

「净土」 被期待的未来

以一位未接受完整肢体训练的创作者而言,可能会令人担心舞作的语汇是否合理?内容是否丰富?会不会觉得「外行」,但从「画家从舞」的方向去看它,创作的元素更?丰富,表现的方式又有更大的可能性。

PAR / 第72期 / 1998年12月号

逃离的欲望与实践

《KiKi漫游世界》让我们看到了在本地剧场中少见的想像力、细腻迷人的抒情,在其他许多粗糙媚俗的制作对照之下,编导独特的美学更让人感觉难能可贵。这样的抒情小品,或许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现实的规范压迫,让我们暂时安心……

PAR / 第76期 / 1999年04月号

变奏演绎的危险关系

导演?本地示范了前卫活泼的高难度剧场作品,然而也在如此复杂的语言指涉里,牺牲了观?对这出戏及其原典中淋漓挖掘的人性往复的期待。

PAR / 第79期 / 1999年07月号

囝仔转大人 歌仔戏如何演绎史诗悲剧

《秋风辞》显然有庞大的企图,企图把史实点滴一一交代,却囿於支线太多,?事凌乱,无法像《曹操与杨修》简明畅快,大切数块。在试图用人物独吟、唱念之中交代内心情绪之矛盾痛苦时,又无法像《金龙与蜉蝣》赋予凝聚的画面。所以,用内容演绎悲剧,《秋风辞》剧情还有待爬梳简化,用形式塑造悲剧,《秋风辞》导演手法差强人意。

PAR / 第76期 / 1999年04月号

魔鬼提琴手 评克雷默率团在台两晚演出

克雷默的CD已达百张以上,曲目包罗万象,得奖作品不胜枚举。他不但乐於首演当代作品,更勇於发掘新声,不少作曲家因?他而受到世人瞩目。

PAR / 第73期 / 1999年01月号

侏儒与巨人 《水月》里的巴哈

一件艺术品的形成往往是由内而外,以便一切相关要素能够密切配合以形成一个有机体,而不是在创作者有了意念之后,拼图式的寻找相关的要素,否则其创作结果将只是一种观念而已,而非一个实体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