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 演出评论/戏曲

慧眼别具 「北京京剧院」来台的戏码选择

马连良当初演出时已将原剧本做了改动,如后半场的〈母训〉改成讲究表演的唱工戏。 (白水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这次「北京京剧院」在传统部分推出了许多冷戏,惟其冷,故反而旧中显新;新编部分按顺序排出了「文革前→文革引爆点→文革后」《挂帅》、《海瑞罢官》和《画龙点睛》三出大戏,前两出仍以旧程式?依归,最新的《画龙点睛》则展示了由「演员剧场」到「编剧中心」的重心转移,?晰勾陈「戏曲改革」的脉络痕迹,一路「演」出了京剧史。

「京朝大派」一九九九北京京剧院建院二十周年来台公演

6月29日?7月5日

国家戏剧院

《PAR表演艺术》 第81期 / 1999年09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81期 / 1999年0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