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90期 / 2000年06月号

令人耳目一新的《爱情新世代》

《爱情新世代》这群由公开徵选而取得演出机会的演员,几乎包纳了大台北地区相关的戏剧专业学校,另有新竹师院初教系、辅仁大学影像传播学系等非专业科系的学生;这群对剧场表演不同的观念、教育、训练与期待的成员,在导演四个月的调教下,展现出来的表演火候虽有深浅,但至少风格臻於一致。对新创团且没有任何明星演员的团体而言,这点倒是相当难得。

PAR / 第91期 / 2000年07月号

信台南者,得永生 评台南人剧团《一年三季》

作为一出描写(或说抗争)台南老街变迁的在地题材的戏,无可避免地将台南市这个古都予以拟女性化。注重自我身体的女人,重视生命务实态度与怀抱浪漫希望同等重要的女人,积极於未来发展也珍惜美好传统的女人,使得女体化的台南市,在本剧中以海安路地下街工程的荒谬建设为主轴的第三幕情节,被拉到了一个剧情的冲突点。

PAR / 第89期 / 2000年05月号

从小戏荡到大戏, 从传统荡到现代 评《秋千架》

若以黄梅戏剧种自身的改编与发展而论,《秋》剧最大的遗憾在於舍弃了黄梅戏里原始的、俚俗的、却充满特色与生命力的小戏色彩,造成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黄梅大戏,无论是在演出?容与形式上,均有朝向京剧、舞台剧形式靠拢的现象,以追逐所谓「现代化」的改革与创新,而原来最具特色、与其他剧种分隔之界限,竟逐渐模糊、消失了。

PAR / 第90期 / 2000年06月号

期待一片健康的「台湾本色」 评《台湾,我的母亲》

原著作者在小说中,对於清朝以至於日据时代的农民抗争,存著是一种悲悯的心,在控拆之中,是深沉而无奈的叹息。如今戏剧将「悲悯」化成了「悲情」,把「控诉」加温成了「揭竿起义」,为了农民、为了土地,头可断、血可淌……,这种「鼓吹革命」的无情,观?难道不觉得熟悉吗?

PAR / 第91期 / 2000年07月号

何处是香格里拉?

对於「什么是香格里拉」的讨论,大可至哲学命题小可至个人生命观照。在议题上的普遍性、共通性是引发共鸣的好基石。可惜的是,在叙事铺排的过程中,似乎陷入迷雾森林,有大篇幅的场面在「刻划」人心情感的失落,反而使焦点失落而流於自溺自伤的滥情语句中。

PAR / 第89期 / 2000年05月号

左派份子刻苦北征

「左」派份子的成员没有专业舞团的资源,能在南部成军已属不易,她们都年轻且有热忱、肯努力,?得鼓励。况且此次演出才仅是第二年,假以时日希望能持续而累积出更好的成果。

PAR / 第89期 / 2000年05月号

踩著白沙前进的舞团

《沙漏》在舞台设计、音乐选择及创作意念上,都有不错的想法,但在舞蹈语汇及架构上,却无法与这些媒材或主题诉求产生灵巧而贴切的互动或呼应,十分可惜。

PAR / 第91期 / 2000年07月号

凡尼亚的做戏人生 评《凡尼亚舅舅》

就契诃夫的剧本而论,没有人会怀疑情调的重要性。可是情调不等於意义,而契诃夫的剧本是有意义可寻的――这一点笔者深信不疑,否则他不会在每一个剧本都安排一个明确而具有象徵意义的主题意象。

PAR / 第90期 / 2000年06月号

是还原、还是转化 如舞人舞团《归返盖娅,大地的母亲》

从「多面向舞蹈剧场」多种表演形式的剧场探索,转到今年的「如舞人舞团」,陶馥兰的舞蹈已脱离了激情及深沈的表演形式,而回到简单及自然。

PAR / 第90期 / 2000年06月号

从实验累积成果 舞蹈空间舞团「舞蹈异人世界Part II」

「舞蹈异人世界Part II」跳脱舞蹈空间舞团过去一人编舞的经营方向,不同创作人的舞作让舞团的作品风格趋向多样化。三位舞者出身的创作者,显然对身体的展现特别感兴趣,舞台表现却各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