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92期 / 2000年08月号

多层变奏的上乘喜剧 戏班子剧团《东施眼里出西施》

这出戏从一桩春秋故事,变奏为公演前的彩排戏码,再变奏为角色的错置,再变奏为真实与戏剧的类同与混淆,最后再变奏为崭新的对位,结构层次均错落有致。

PAR / 第94期 / 2000年10月号

被框住的英雄人物 评《商鞅》

商鞅精神一如雷锋精神,无比锐利地刺中中国国家体制,是这样地切合实际,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才让中国总理朱熔基观剧落泪吧!

PAR / 第91期 / 2000年07月号

三种关於「表演艺术」的演奏实践 评胡乃元、林昭亮、夏汉的演出

以笔者所参与的这二场音乐会而言,恰好囊括了三位最受瞩目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林昭亮、夏汉。同时二天都维持胡乃元打前锋、林昭亮居中、夏汉(Gil Shaham)压轴的上台序。也许这可能是基於来者是客的考量,不过两场演出都不约而同有「渐入佳境」的表现。

PAR / 第90期 / 2000年06月号

杰出的成长印记 评严俊杰钢琴独奏会

自九七年获得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三名而崛起於台湾乐坛的严俊杰,去年由师大附中转往德国汉诺威深造,近期返台演出。从乐曲诠释、技巧和音乐表现各方面,「少年俊杰」呈现了日趋成熟的成长痕迹。

PAR / 第92期 / 2000年08月号

什么样的花开在春天里? 万花嬉春――第二届女节联演

第二届女节活动,承继了第一届女节「女人们在春天逢场作戏」的原始宗旨,鼓励女性创作,希冀建立一个提供优秀女性剧场工作者没有限制的宽阔空间,展现女性艺术创作?声喧哗、繁花盛开的缤纷面貌。目前来说,「可能性」是被看到了,但,要走的路还得继续。

PAR / 第90期 / 2000年06月号

简朴与强劲的琴音 评陈必先与台北爱乐管弦乐团

从第一个乐句开始,陈必先就展现了不刻意炫耀个人技巧,不夸张虚浮感情的弹奏技法。而这正是有别於其他国家演奏传统,而真正属於「德国音乐」的演奏哲学。

PAR / 第91期 / 2000年07月号

趋於「和谐」的室内之音 评「第二届国际巨星音乐节」高雄演出

在南部全场以室?乐演出,竟能如此叫座,有一部分的听?大?是为了一睹马友友的风采而来,然而这场演奏会的曲目?非马友友、林昭亮或其他演奏家的独角戏,它是一场强调分工合作,彼此协调到最后形成一体,充分考验团队精神的音乐会。

PAR / 第91期 / 2000年07月号

一场后现代的中西古典梦 观看《梨园幽梦》

《梨园幽梦》看来应会是「东方主义」的产物,却是那么正宗中国,也是那么正宗法国。对於一位长期思考、观察西方观看中国、中国观看西方的人而言,是一个多层次的经验。

PAR / 第90期 / 2000年06月号

日本爵士夜在台北 评李敬子与渡边贞夫

李敬子的场子略带流行演唱会的气氛,希望听?投注更多的热情;而渡边贞夫则更强调音乐的和谐默契,一派温文儒雅的风范。

PAR / 第92期 / 2000年08月号

来自生活的创作 人舞剧场《生之另观》

顾哲诚跳舞流露出成熟的舞者之美,若能持续上台表演,甚至以夫妻档的小型表演和自己的特质,将有希望塑造出有如日本的永子与高丽一般精致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