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139期 / 2004年07月号
庞相寿,你在哪里?
这是一出具有高度实验意义的戏。难度在於,既抛除了历史剧叙事功能的「便宜行事」,又要创造李世民与魏徵两人君非君、臣非臣的独创角色个性;叙事不强,抒情却要勉强;要析透出人性,冲突与语言却又显得疏淡,这些,对演员、导演、舞台、唱腔设计,都不容易体会与理解。
PAR / 第22期 / 1994年08月号
细致、明亮之声 伦敦铜管合奏团
如果认?铜管乐器只能吹大声的人不该错过这场演出。在精心设计下,十支铜管个别展现其乐器特色,且在无指挥的情形下,吹奏出极柔美的乐声。
PAR / 第22期 / 1994年08月号
狂恋?示录 评《恋马狂》
表演工作坊向台湾观?介绍经典名剧的心愿,果然有个好的开始。放眼举步维艰的台湾剧坛,《恋马狂》的演出应该是敲破种种舞台迷思的一阵棒喝。
PAR / 第22期 / 1994年08月号
偷窥的救赎? 评《恋马狂》
《恋马狂》在国家戏院演出时,设计仍依循二十年前伦敦、纽约的舞合,但由於场地太大而使效果大打折扣。彼德.谢弗的原作剧本也不尽然完美无缺,仍有可议之处。
PAR / 第93期 / 2000年09月号
风格迥异.样态多元 评云门千禧之《涅盘》与《年轻》
云门舞集千禧年的演出舞目,以十八年前於巴黎庞毕度中心首演的《涅盘》,搭配二???年在花莲首演的《年轻》新作,对比出云门的转变与成长,也流露出林怀民的圆熟与自信。
PAR / 第93期 / 2000年09月号
黑不黑,没关系?
事实证明,光是好奇是不够的,我们?对相信编导在之前一定做过相当多的访谈、资料搜集等等前置作业,只是在面对种种素材时,个人的观点仍是不可省略的,这个主观的视野应是融合了创作上的意趣与个人价?的态度。
PAR / 第22期 / 1994年08月号
《法门寺》与「?生相」拟说
从老本《双娇奇缘》、改编本《法门寺》以迄六月间演出的新编本《法门?生相》,剧情实一,各有取譬,戏趣由旨而生。老戏迷观一知三,新观?循本文探源,盍兴之。
PAR / 第93期 / 2000年09月号
严酷与惆怅的生命乐章
马勒乐曲中「身处时局巨变,不知何去何从」的特质,演奏者除了应该将乐句处理得「很满」之外,拍子与速度也必须徐缓且稳定,然而后者对梅哲的体力是项严酷的考验。
PAR / 第22期 / 1994年08月号
云门的舞/好一场华丽的梦 评林怀民一九九四的《红楼梦》
当我们在《红楼梦》里见到太多古典芭蕾的影子;当华丽的服饰变成舞蹈的重点,而群舞沦?美丽的活动布景时,我们不禁要问:云门将往何处去?
PAR / 第22期 / 1994年08月号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云门舞集《红楼梦》观后
红楼在台湾、自生自长、创意而多样。云门的「异质」表演,?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