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号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最精采的部分就是他最后用了五个耳熟能详的圣诞旋律,即兴演奏了长达二十四分钟之久,没有间断,当然听众疯狂似地给予掌声。管风琴师弹即兴演奏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教会音乐的需要。我听过很多极好的「即兴演奏家」演出,但我仍然要说韦恩・马歇尔的即兴演奏实属上品,无人能比。
PAR / 第161期 / 2006年05月号
大师手笔,极尽声色之娱
打头阵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从缓慢序奏开始就做出极为精细的分析,接著逐步展现扣人心弦的流动力量,劲道一路贯穿到结尾宿命高潮,一气呵成的架式不愧大师手笔。其音乐美学一向以精纯为尚,让悠游的音符自然歌唱,至於刻骨铭心的表情则非诠释重点。
PAR / 第163期 / 2006年07月号
妙手改编四重奏 巴夏尽得原作精髓
柴可夫斯基弦乐交响曲改编自第一号弦乐四重奏,巴夏的改编非常成功,柴可夫斯基所有的迷人要素尽在其中,第二乐章的低音提琴尤其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号
林克昌精确美好的一夜
舞台上,吃力地走向指挥台的林克昌是孱弱的,一上指挥台上,马上中气十足、精神百倍,而浸淫於音乐一辈子的智识与品味此时更到达了一个完全融合的境界。他没有同年纪的指挥常见的「抽象挥洒」,相反地,确实精准地指示了每一个音符,这份对音乐艺术的诚实与专注,其可贵远胜於一切。
PAR / 第163期 / 2006年07月号
期待当代音乐的演奏生力军
综观整场音乐会,比较可惜的是,演出者应可以承担难度更高的当代作品,当晚的曲目偏向意境高、技术低之选,当代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人开发新技法、对物品开发新技术,都需要更多创新作品达成。
PAR / 第161期 / 2006年05月号
威风凛凛的俄罗斯荣光
吕绍嘉手法精炼撑住三个大格局乐章的张力,一方面呈现威风凛凛的俄罗斯荣光,另一方面在传达辛辣嘲讽内涵之余,也没有忘记底层的深沉阴暗。他引领乐团发出热血沸腾的饱满音响,并以毫不止息的无情冲击力传达鲜活戏剧,白热化动量从头到尾震惊全场。
PAR / 第161期 / 2006年05月号
向左向右向何方?
以凄美壮烈的历史故事为骨干、以艺术总监黄正铭设计的音乐为血肉、再以「跨领域艺术作品」为方向,《十面埋伏》自始便以「大」为追求。但这终究是「音乐」——以乐器为工具的艺术品,但其中关於乐器的考量却最不完整。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号
挥洒家乡本色,李格悌精湛演出
下半场用巴尔托克的管弦乐团协奏曲压轴。李格悌挥洒出层次分明的清晰提示,北市交各个乐器群组不但艰难乐段顺利过关。精神内涵方面,从第一乐章的渐进严肃,经由喧嚣嘲讽和悲哀的死亡暗示,到第五乐章的肯定生命,李格悌以炫技却不忘温暖表情的诠释手法,把这出从黑暗到光明的音响戏剧,塑造得颇富深度。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号
演出紧凑,毫无冷场
简文彬以稍稍偏快的速度,充分推展乐谱内建的前进动量,让整个演出极为紧凑,毫无冷场。此外,他也能够在适当时机凸显莫札特无与伦比天籁般的美妙谱曲。导演赖声川场景转换的干净俐落,值得赞赏。开头与结尾画面一致的设计,颇具巧思。总结来说,谑而不虐的喜趣动作,高品味的舞台构图,水准亮丽的音乐表现,大多数观众应该可以心满意足欢欣离场。
PAR / 第160期 / 2006年04月号
商业价值之外
跳跃式的情节发展尽管使得情绪的高潮得以到达,但情感的真实性则不免落空,而剧本中事件堆叠的合理性更是显得釜凿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