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号

奠基传统 玩出南管新意

音乐上的创新意图处处可见,戏剧性更为浓厚。民众合唱的〈金刚咒〉取材自卡通歌曲〈无敌铁金刚〉,此新编曲目因为南管音律、乐器、声韵等因素,座落得不露痕迹;不因卡通歌曲的素材而荒腔走板、引人发笑,也不因此而怪异、破坏气氛或上下不衔接。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号

在记忆中创造新的暗恋

《桃花源》在原有架构下重新编排的结果,挣脱了集体即兴创作文本更换演员重演时,究竟该「忠於原著」或是「另辟蹊径」的束缚,尤其从赖陶进入武陵开始,明华园百无禁忌的生猛特质被挥洒开来,舞台上的生命能量和节奏技巧彻底颠覆了现代剧场中做作的含蓄。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号

身体意象消失於隐喻不在之中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号

歌仔戏玩实验 创新有意思

四团的演出中,老字号的明华园与陈美云剧团皆采取了「在一个小时内专心地说故事」的策略:一个在说故事中解构才子佳人剧的模式,另一个则试图在说故事的方法上寻求突破。另一方面,新秀剧团则展现更大的野心,除了主题寻求突破、也试著在表现手法上注入新意。这种作法挑战性大,但容易流於「超载」的毛病。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号

延续经典 挑战经典

大观舞集的《柯》剧故事版本是参照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和澳洲芭蕾舞团的《柯》剧故事情节重新编创而成,创作者在第三幕中加入与前两幕情节不相干的超现实〈时光精灵〉舞段,意图延续浪漫芭蕾时期一贯以精灵般的诗境舞风,表达「现实」与「超现实」两种精神层面。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号

各自精采的舞踏与南管

由於剧本本身诙谐逗趣,《朱文走鬼》若是照本演出其实已经相当讨好。可惜南管和舞踏虽然各自表现得可圈可点,却在融合时出现了落差,除了南管演员在舞踏的表演上味道不足之外,整体性也因为这样的落差而被削弱。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号

还是让她「男不男、女不女」吧!

若能将这出戏当作「现代歌剧」来观赏,诸如:小青不耐地摇扇、接续白素贞以敲门动作应对法海,以及法海出场、轻唤妖怪等段落,都完美呈现了音乐设计和看戏的节奏;只是,剧本先天的台词和结构似乎无法负担所谓歌剧紧凑的情节与情绪变化。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号

精细塑造乐句,执著完美呈现

音乐会以莫札特十一岁之作F大调交响曲(K43)打头阵。哈丁指挥时不用指挥棒,全靠动作细腻的双手做出提示。他对乐团各个群组的掌控可谓巨细靡遗、无所偏废,瞬间动态变化的雕琢尤其精采,整个演奏充满新鲜的戏剧生命力。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号

武侠情境展绝技

全场共演出七首作品,其中陈中申、钟耀光、苏文庆与刘学轩的作品均为世界首演,由於主题明确、四位作曲家也都是为自己所擅长的乐器而作,没有卖弄做作或无意义的炫技,因此没有出现单场音乐会太多新作品容易造成的艰涩与乏味。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号

「身体」作为一种历史观点

秦Kanoko在台湾演出的舞踏,凡看过的都会对她的身体的确充满了充沛的能量表示同感;是的,这次她在《天然之美》中的表演,仍然用了强大的身体能量凝聚出一股兴兵作乱的力量;在日本舞踏中,这股叛乱的力量往往提供了建构一种历史观点的文脉,将被排除於黑暗中的民众记忆,拨弄到众目睽睽之前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