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188期 / 2008年08月号
庙口才看得到的粉丝传奇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号
英雄,最后必须超越自己
以「胡撇仔」百无禁忌的戏路卓著的金枝,原是演绎《山海经》的理想剧团。……然硬将稚未定形的宇宙观、野蛮陌生的无边恐惧、不可收摄的想像力等等,小心翼翼收缩到台湾历史的比对上,或一老一小的传承意义里,不免让人觉得保守、呆板,彷佛比两千多年以前的人更拘泥於「政治正确」。
PAR / 第187期 / 2008年07月号
两出浪漫的吊诡与碰撞
无论曲目安排的考量或演奏程度的要求,布鲁克纳第五无疑是整场音乐会的重心。能踮脚牵著这头巨兽安然走过满布天险的八十分钟而不溃散已属不易,但若能进而驯服它,最后即使伤痕累累也将换得莫大的快感。当晚NSO在吕绍嘉华丽而有效的掌握下神奇地逼近了此一难得的境界。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号
眼花撩乱的庆生会
苏安莉的《安提卡书简》,可能是这次表现最为完整的作品。切分清晰的光区、舞作进程的考量、不拖泥带水的肢体,有二○○一年《24》同样冷静处理感性的成功因素与迷人超脱特质。极简主义的音乐、男声念诗,声音本身的音韵及文本在破裂片段中透露的讯息拼凑,舞蹈尚未展开即已异常丰富。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号
SHOW一场视听兼具的演艺新貌
「霹雳」整场演出围绕器乐演奏、歌乐唱颂的音乐轴线为基础,穿插剧艺舞蹈的形体动作与影像灯光的舞台元素,交织融合而成震撼力十足的音乐剧场风格。……「紧凑连贯、多元跨界、古今交错、丝竹交响、演艺新貌」,简单二十个字从不同面向的观察,应该是当晚几近满场观众一致的感受。
PAR / 第187期 / 2008年07月号
空白中绽放的新色彩
作品发表会中的《原住民之祭》是李志纯整场作品中最具个人风格特色的一首作品。利用台湾布农族在〈祈祷小米丰收歌〉的微分音唱法,发展出曲中婉延而神圣的旋律线条,并混合其他原住民音乐元素所开展创造的音乐图像。纤细的丝竹乐器在此散发出深山密草的狂野气息,古老的音乐文化释放了它强大不息的再生能量。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号
呼吸、心跳、身体XX舞蹈
最终,舞者们的呼吸与腾跳是生命最原初的悸动——从出生到死亡的心跳;而那举起的手臂诉说的或许是呼唤、渴望、或是最后的道别。林怀民用《鸟之歌》证明了,舞蹈的意义不在动作的多寡,而在於身体与其他元素的互动间,所开展的想像空间与生命厚度。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号
灰旧玩具盒里的成人回忆
玛姬只是在数百年来Cinderlla演化成完美童话的尺度里,做了一些务实的更动而已。改得不费吹灰之力,但却耳目一新。它讲的不只是《灰姑娘》这个故事,而是打开灰旧玩具盒里的成人回忆。灰姑娘依旧善良美丽,坏人还是坏人,玩具盒里的童话没变,但看童话的心情不一样了,玛姬版的《灰姑娘》以「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成人角度,重新解读这则童话。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号
在感官的享受之外
《奥》的上下半场划分成两种意境, 一是普世共通的感知, 一是回归创作的本我。 创作、表达与沟通的过程在作品中显现。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号
练功扎实也是过瘾
仁信合作社的演员表现不算可圈可点,饰演男、女主角的演员与导演却是把这三场犀利精采的台词,以俐落扎实的力道与节奏,处理成颇为立体的对话。尽管还是有翻译上的瑕疵,我能体会这批年轻人如何心悦诚服地匍匐在大师阿尔比面前;以这样谦卑的态度出发,应该也可以在剧场创作上有所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