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乱码2010》 南台湾观众的意外收获!--评古舞团《乱码2010》

编舞家古名伸简单说明:这场表演没有结构、也没有游戏规则;《乱码》看似乱跳、没有规范,但排练很久,却可以自由发挥。虽然每一出现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乱码》却在每一场的内容、结构与细节大不相同,甚至截然不同。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号

理想而纯粹的动机-- 评2010新人新视野戏剧篇

很少能在剧场里看见创作动机这么理想纯粹的作品了!例如透过生活观察而沉淀的抒情创作《偶戏练习—男孩》、坚持表达性别认同的《寂寞B姐俱乐部》与对灾害中人性关怀而作的《废墟》,或是像《时空旅人》这般由做梦联想出的传奇想像。尽管彼此使用的剧场媒介和语言不同(这甚至是件好事),市场诉求的效果也不一,至少,作品展露的自信和坚持,稍微胜过我们对所谓「新人」的期待。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号

「」的一则游戏--评舞剧场《我》

经密集肢体训练的两位演员,还是藉著灵活的情绪表达,与精准的节奏、肢体拿捏,与耵渗Z底,把个作品表现得流顺、舒坦!观众先是不明所以,后来随著角色自然搞笑的相互逗弄,仍忍俊不禁,乃至进入角色,渐次融入舞作发展。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争

和只将文化创意视为商品的文创中心/绝对论者相比,《哈奈马仙之hamlet b.》的创作者对所谓文创产业自然有更具批判性的思考,从剧中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所处的情境,与他所经历的认同危机,我们大概也可以猜想,《哈》剧的创作者所必须面对的内在矛盾,对他们的挑战也要远大於在观看者心中所引发的疑虑。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论述的战场 失温的剧场?

两个小时的夹叙夹议,虽然达到布莱希特所主张的「疏离效果」,全场观众不断保持著故事外的冷静思考,不过同时要提问的是:这是导演希望达到的完全目标吗?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通俗」有益身心

像《月娘》这出通俗剧,除了具有「姊姊妹妹站起来」的含意,也间接提出了「环境保护」(以本土产业抵挡托辣斯)的呼吁。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机会深入认识台北宁夏夜市的环境和阁?演歌坊的历史。话说回来,以「慢岛剧团」的规模,我也很难予以这么高度的期待;对照现实环境与政策失明的缺憾,这么一出清新的小品,我还是不吝予以鼓励的掌声。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小细节、大学问!

两名演员透过表演,展现了角色塑造与在地化的努力,几乎没有忽略任何细节;再者,创作群针对语言和互动,斟酌了其中的分寸,使得角色相当具有说服力。在与观众的近距离空间里,演员的呼吸、肢体和专注,均有高度的专业和魅力……整体呈现值得喝采。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众志成城的《英雄》乐章

《英雄》四个乐章,快板乐章占了三个,也就是说乐团大部分的时间,必须在快速的音符间进行,因为专注,TC每个声部可以踩著一致的步伐瞬间移动,也可以分头前进互相激荡;因为默契,乐曲旋律进行中行云流水,交织间流畅不打结;因为有热情,大家的肢体随乐摆动,音乐因而奔放时有火光。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天光云影间的生命显影

林怀民以倾斜的舞台,营造自然现象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碰撞的契机,探索危机与平衡、偶然与著力之间,所开展的身体新的可能性;同时,又藉「屋漏痕」之意象所暗示的时间过程,利用投影在地板上幻化万千的墨云,演现时间与生命的流变。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深锁黑洞底下不愿碰触的记忆!

《钥匙 人》是台湾少数舞蹈剧场风格中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此作由艺术总监罗文瑾编舞,作品阐述一个外表看似正常平凡的家庭,藉由一位蒙面神秘客烘托出错综复杂的家庭内幕,而手持钥匙的谜样女子是谁?在全剧中并无答案,观众可自我解读。全剧虽无口白,但戏剧结构严谨,动作切入主题;虚实之间交织出一场内心争战、肢体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