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244期 / 2013年04月号

与资本主义对赌

赌场象徵的不是资本主义,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剩的产物,而资本主义的过剩会回过头来对付资本主义本身,诚如纪杰克的分析,塔利班和宾拉登本来是美国CIA一手训练出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办法将赌场过剩的资本、赌徒旺盛的精力挪用来对付资本主义,赌徒不就是未来的恐怖分子了吗?

PAR / 第244期 / 2013年04月号

以「繁」的技巧扭曲事实来呈现事实

导演并置事件浓缩在舞台共时性的当下发生,提供观众自我选择来重新组装,却隐隐然明指唯有把演出的单个场景或微型结构联结起来,才有可能看见整体。但其中的意义一再被削减甚至不存在,就像卡尔维诺所言:「认知就是把某些东西强加入真实事物中,从而扭曲事实。」  

PAR / 第243期 / 2013年03月号

去美术馆开房间

我虽然亲身参与演出,近身和演员互动,但是我被放大的体验不是表演,而是观看,是因为对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我又该如何反应彻底没概念,所以更加专注凝视,凝神谛听动静。  

PAR / 第242期 / 2013年02月号

要翻新前需要先理解

回顾当年那些人所做的那些事,冀望这些新导演能从前人经验学习到什么,理解到什么,甚至推翻什么,超越什么,前提是要翻新前需要先去理解,并重新思索台湾剧场面对演员训练贫乏的瓶颈,似乎是在时光流逝中,台湾现代剧场所能承续下来、令人拭目以待的未来,且不用等到世界末日那一天的到来!

PAR / 第242期 / 2013年02月号

狂喜、喝采 加伏里洛夫的音之飨宴

如果抽离了那夸张的肢体语言,单用耳不用眼去看,就可发现只要是加洛里洛夫手指所触碰过的音符,它们都音色极细致,他所有的音乐都是来自内心的感触与思考的想像,他的手像一直鹅毛笔那么柔软,指头却像蜻蜓点水般快捷,而激昂磅礴的音响更是让人回想起他是柴科夫斯基金牌奖的事实,亮丽灿烂的火花振动人心。

PAR / 第242期 / 2013年02月号

地平线是黑暗无尽,还是晨光微稀?

有别於其他喜欢直接挑战听众,将作曲技法当特技表演,却吝於施舍聆听者乐趣的当代作曲家,佑斯特挑战的是听众感官满足的最大极限值。主题与旋律宛若佑斯特时而兴高采烈、时而目不暇给的情感冲击,充分展现作曲家口中「充满水分,活力与流动性」。

PAR / 第241期 / 2013年01月号

航向未来的史诗

戏里带我们回到电影刚发明的默片时期,电影还没发展成熟,还不是工业,而是一个新奇的玩具,一场大家可以一起玩的游戏,碎纸片就可以制造出漫天风雪,牵一根线拉动衣角就可以表现迎风独行,假鸟假得不得了还是天地一沙鸥。一切都很假,却显得那么真,因为他们认真,他们天真,天真到相信唯有艺术可以用科技的美好战胜科技的丑恶,所以抵抗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创作。

PAR / 第235期 / 2012年07月号

多重的时间与缺席的空间

结尾,舞者举著一块块不规则的镜子,让观众透过镜子看见自己在现场被切割成碎片的样子,於是舞蹈的主题从历史和时间,转换为现场和空间。我们知道,整支舞蹈皆因中山堂光复厅这处空间而起,所以谈论空间不但没有离题,反而是回归正题,不过未免也回得太晚了。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歌仔戏的不朽文学

《燕歌行》是一出抒情写意动人心弦的歌仔戏文学作品,也是一出集众人之力,追求理想的创作,好戏可以令人沉吟再三、可以传世、可以不朽。我相信,演出之后,曹丕将不再是「一个寂寞到了底的男人」。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一场「显身」的召唤仪式

《身体舆图》是一场以诗的比喻来完成「显身」的召唤仪式,因此没有故事却能深具意味地将肉体中埋藏的记忆史,如一段刻印在她的皮肤上、甚而自己也无法阅读的「象形文字」,它又像一块伤迹残留於她的灵肉,只有在凝视中才会令人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