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257期 / 2014年05月号

就是要你看见身体!

陶冶的舞蹈以低限、重复的手法要观众凝视身体,以极度的流动感和复杂的身体路径抗拒亮相式的表演惯习。他要中国舞蹈经常向外炫示、向观众谄媚的目光,回神凝视身体自身。如此观之,那么《4》的舞者们脸上深蓝近黑如面具般的墨色,还有《6》里隐藏在昏暗中舞者们的脸面,或许都是抵拒观众消费式目光的手段之一。

PAR / 第256期 / 2014年04月号

赤裸所揭露的身体观看方式

导演用其最擅长的手法:让男女裸体去测试演员自身和观众观看角度的限度。赤裸显露自身,裸体用於展示。但吊诡如伯格所言,赤裸的诅咒是永远无法赤裸,你的表皮和你身上的毛发变成一种伪装,裸体反而变成一种衣著的形式。所以,当演员赤裸站立於观众面前,倒不是不著一丝一缕的身体让观众不安,而是这样的裸体让演员与观众逼视自己内在焦虑究竟为何?

PAR / 第256期 / 2014年04月号

非与空,进与出

最后的群舞是全剧最美的段落,层叠的光影里,舞者们舞动的身影定静地探向雾霭中未知的光源。这样的意象让我强烈地想到同一时间仅在几条街之外,许多年轻的生命正以自己的身体、以教人动容的意志,在黑暗中探向未来。或许,这是让作品逸出既定框架的合理联想。

PAR / 第256期 / 2014年04月号

可以不给牛肉,但火光在哪?

平心而论,光是整合南管乐师与现代舞者的身体质地,已是一门艰困挑战,遑论再把「戏剧身体」塞进来,更不用提听觉上如何配置南管/现代音乐/流行乐,再为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与身体找到应和之道。剥除主流、习惯之后,何妨也剥除掉过多的概念和意图?

PAR / 第256期 / 2014年04月号

应突破编钟的「王」者阴影

编钟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乐器,当年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已不可知,亦已不可能重现,在这种情况下,期待我们的作曲家能将之视为是「现今」的乐器,以之来展现现代人的感情,采用现代的手法为编钟寻找「新声」,将之赋与全新的音乐生命。

PAR / 第255期 / 2014年03月号

一幢幢自我禁锢的梦游幽魂

英文剧名Crystal Boys(水晶男孩)暗示孽子晶莹又脆弱的本质,而孽子之所以成为孽子,乃是因为受到父权宰制之社会的驱逐,所以他们渴望自由、包容与被爱,但在这个剧中小人物与大社会对立的戏剧框架下,此种渴望救赎的声音似乎被削弱了,或者根本不存在。

PAR / 第254期 / 2014年02月号

舞蹈.剧场X跨界合作下的身体叙事

虽然属同一档节目,姚淑芬《苍穹下》和何晓玫《亲爱的》其实是两档完全独立的制作,分上、下半场在同晚演出。除国家戏剧院大舞台的挑战外,两位国内中生代重要编舞家同台竞技,想必对当事人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她们均慎重其事地邀请了跨界艺术家为作品加持,而以结果来看,这些他领域元素的介入也相当程度地塑造了这两支作品个别的面貌。

PAR / 第253期 / 2014年01月号

把都市咬破一个洞

在这个被暴利集团寸土寸金计算的城市里,帐篷硬是有办法咬破一个洞,清理出一块游戏的空地。如同小蜜蜂在戏里说的,其实所有故事早已写在默示录里了,只不过卷轴被霉菌咬得坑坑洞洞,「洞什么都不说,沉默著,只好用想像的。这种沉默和想像就是我们的共有地」。这段话可为帐篷剧的最佳注解,它是共享的空间,共想的场所。

PAR / 第253期 / 2014年01月号

一首压抑的土地哀歌

《稻禾》以某种奇特的方式让我想起《九歌》,那场跨文化肢体语汇的大熔汇,标志著云门在一九九○年代初期酝酿的转型,也是打开国际重要剧场大门的试金石。如今廿年后,我们看到一场反方向的旅程,云门试图以国际化了的舞台美学回头贴近台湾的土地,於是我们再度看到不同的身体语言罗列并陈,有的朴拙、有的唯美,有的如浮光掠影、有的则沉重到揪人心肺。

PAR / 第252期 / 2013年12月号

来自澳门的瓶中信

在这个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都相继赌场化的时代,有这样一出戏是非常可贵的。《大世界娱乐场》就像是澳门飘来的瓶中信,台湾直到今天才开始读懂,娱乐场之大,使我们迷失了出路。信里写的不是澳门人的小城故事,而是我们共同的当代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