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12期 / 1993年10月号

北市交合唱团首演 威尔第《安魂曲》

「北市交合唱团」以威尔第的《安魂曲》做?首演节目;陈秋盛一气呵成的指挥显露了强烈的震撼,然而合唱团的默契仍稍嫌不足。

PAR / 第12期 / 1993年10月号

从洛可可的纵欲激情到历史浪潮中的个人解放 评《沙德侯爵夫人》

三岛由纪夫的《沙德侯爵夫人》是从沙德周围的一群女性,进行欲望权力与世俗道德矛盾的迂回演绎。在虐待与被虐待,奴役与主宰的前景运作中,?扬的法国大革命步伐如同平行发展的解放声浪,迈步向前。

PAR / 第12期 / 1993年10月号

纵横《非关男女》

《非关男女》可说是「文学界跨刀剧场界」的力作,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几乎全由当今文坛知名作家担纲;笔端的千百情态,换成?人的现身说法,舞台技巧虽非专业,依旧魅力十足,引人入胜。

PAR / 第13期 / 1993年11月号

送旧迎新,非关曹禺

姚树华导演的《北京人》,意欲将写实主义形式的曹禺原作改头换面,把主题从四?年代的北京人原始主义,转换?九?年代的台北文化评论;在形式上则转换成后布莱希特的风格。然而,由於导演无法在中国/台湾文化落差中,寻找到?正内在的共同核心议题,使得演员的夹议夹?成?说书人的扯谈,无法推展?正布莱希特式的辩证效果。

PAR / 第13期 / 1993年11月号

?望舞展

郭哓华的《回望长安》由三支新旧舞码构成,展现编舞者四年来的转变及发展历程。

PAR / 第10期 / 1993年08月号

回到什么样的原点? 谈「人子」的《衣?世界》

「人子」剧团的《衣?世界》,以心理写实的手法,呈现一个两人世界中压迫/性虐待的过程。这出被某些小剧场人士目?开倒车的「写实剧」,究竟是想尝试回到什么样的原点?

PAR / 第8期 / 1993年06月号

听薛伟小提琴独奏会

演奏家最困难之处,是在登上世界各个不同的舞台时,能以丰富的经验,调整自己演奏的方式,呈现出最完美的乐声。首度来台的大陆小提琴家薛伟,於全场四支曲目的表现上,快速调适,渐入佳境,相当动人地展现他纤细音色的特性。

PAR / 第10期 / 1993年08月号

历史是才华的垫?石? 对《哈姆雷特机器》的一些看法

「我是好哈姆雷特,给我一个理由伤心吧!啊整个地球和你换个?正的悲悼,我像个驼子拖著我超载的大脑,在这个希望的时代有些东西已经腐烂,让我们钻进地球从月亮把它炸掉。」

PAR / 第13期 / 1993年11月号

「舞之雅集」的四种风貌

来自南台湾的现代舞团「舞之雅集」,是国家剧院秋季舞展的压轴。他们推出四个截然不同的舞码,各有其独特的节奏与风格。

PAR / 第8期 / 1993年06月号

安倍圭子的四根棒子

有份量的木琴(marimba)音乐会在台湾十分罕见;安倍圭子四根飞扬的棒子,充满动感地以木琴表现了日本现代音乐作曲家伊福部昭的〈协奏曲式的赞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