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44期 / 1996年06月号
《刘全进瓜》夸张掩不住歌弱
艺术成就的高点并非表现在流畅处,而是在转折点,明华园舍弃了传统的表现方式又无更好的手法替代,实?不妥。
PAR / 第41期 / 1996年03月号
绣在?风上的鸟 「艳歌行」走出了一条什么路?
从演出的服装、音乐、舞蹈各方面来看,都可以了解到制作的严谨与细心。然而,即便是技术性的成就都已到了相当的程度,在缺乏一个基本的演出理论之下,「梨园舞坊」的演出似乎显得单薄、茫然不知所以。
PAR / 第38期 / 1995年12月号
以色列身体感情的?实记录 观赏以色列奇布兹现代舞团
光辉的十月,剧场界热闹非凡。来自以色列的奇布兹现代舞团,以唯美浪漫小品《翅膀的梦》及刻划以色列战后一代?年人心里呐喊的《备忘录》,在国内观?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PAR / 第37期 / 1995年11月号
《心戏之旅》的旅程与旅情
整体来说,「优」在印度的三个月的确没有虚度。《心戏》的广度、深度、复杂度都超越以前的《老虎进士》、《巡山头》、《水镜记》等作品。
PAR / 第41期 / 1996年03月号
太常之乐、燕飨之舞 观梨园舞坊「艳歌行」
整体而观,有其幽静之娴雅,?风之飘逸,在今舞蹈园林中,委实是一株千年种子复生的新芽。此一艺术形式,犹如唐明皇时代的「梨园」,属於太常雅乐舞式。
PAR / 第44期 / 1996年06月号
同台演出,暴露了多少问题
上海民族乐团与实验国乐团的同台音乐会,?近年来低迷的中乐圈掀起了不小涟漪,不仅票房有所起色,音乐会中所呈现的强烈对比,也引起许多人的讨论。就演出而言,由於两者强弱分明,当然很难定位这场音乐会的成败,但自凸显议题的文化意义来说,这个活动则显然是绝无白费的。
PAR / 第37期 / 1995年11月号
充满色彩与节奏感的演出 「移植――进入舞蹈的另一世界」观后感
光环舞集九月推出新作《移植》。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舞者们肢体上诚恳的演说,若能在动作与音乐处理上改善一些问题,则有助於「观者」与「演者」间更多沟通与交流的机会。
PAR / 第38期 / 1995年12月号
明亮而深刻的旅程 许莱亚演唱《冬之旅》
本身是基督徒的许莱亚,在演唱舒伯特的《冬之旅》时,似乎仍存留演唱巴赫作品时的圣洁、纯净。孤独幻灭的旅程,人世无常的感怀,许莱亚带给我们的是些许光明的《冬之旅》;死亡的终点后又是一个生命的起点,音乐家擅於描写人生悲苦,不也是另一种幸福与光明的企望吗?
PAR / 第38期 / 1995年12月号
一曲?毕,我失望了…… 阳光已老的芙蕾妮
阳光也许不会衰老,但芙蕾妮的箕张已开始出现欲「振」乏力的窘境。招牌曲〈我的名字叫咪咪〉就像是复制品,让我们喟叹这样一位咪咪曾经受到怎样的力捧和吹嘘。的确,色样和乐句已然不那么呆滞了,然而Legato每每虚乏无力,拚命的挣扎、想去证明咪咪的纯?年轻,却终究「振」不上去。强音的音高三番两次落失了准头,有时甚至达一个音阶之谱!幅度之大,令人吃惊。
PAR / 第44期 / 1996年06月号
空间与肢体的书写 评新古典舞团的《曹丕与甄宓》
《曹》剧避免了所谓「民族舞蹈」的动作语言以及其?事与空间排列的窠臼,直接自古舞吸取肢体的灵感,再配合现代舞台的观念,让我们对民族舞剧的发展有了更深一层的信心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