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专题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杨世彭恕尔德 《不可儿戏》的奇妙因缘
《不可儿戏》结局的命定巧缘惹人惊呼,即将五度执导《不可儿戏》的导演杨世彭与《不可儿戏》的机缘也同样巧妙。虽然杨世彭过去最专擅的是莎剧,但在杨世彭眼中的王尔德同样是奇才:「台词太漂亮,太多幽默话,《不可儿戏》更是名列前茅的喜剧作品。」
PAR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号
比幻觉更美好、比现实更残酷的梦境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翻到最后一页最后几行,是一则黎焕雄给陈俊志的留言:「我被他书写姊姊的部分深深震撼,这不单是他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私历史,也是一整代八○小孩未被关照的隐藏伤痕,如此忧伤动人,又痛著的青春暴动。」再翻过去,陈俊志的书阖上,黎焕雄的戏才刚开始。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号
创造单纯而动人的「神奇时刻」
澳洲歌剧团(Opera Australia)制作的《蝴蝶夫人》即将於七月底来台,与吕绍嘉总监率领的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台北国家剧院演出六场。《蝴蝶夫人》的导演奥森保德(Moffatt Oxenbould)是澳洲歌剧界的老前辈,在他来台进行戏剧排练前,我们以越洋电话进行专访,畅谈他对此制作的想法。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语言是武器 剧场是战场XX哈洛.品特 Harold Pinter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洛.品特被称为「英国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剧作家」,批评界甚至发明“Pinteresque”这个单字,专门形容类似品特的写作风格。品特的幽默不以让人发笑为要务,藉由翻转我们每一句说话背后的潜台词,展现人心底的野蛮嗜血;他把人际交流写得像是打仗,掌握说话和沉默的诀窍,拐愈多弯还能击中对方,你就是武器大师,就是最后的赢家。
PAR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号
虚实动静 开启诗的空间
新一波的偶戏创作,不再局限於传统类型的划分,甚至无法以旧有的偶戏规则归纳。大体来说,现阶段的欧陆偶戏有几种实验方向:人的形体模拟再创、物件的行进与演变、视觉图像的组织、机械或自动装置、未加工的材质等等。总之,透过这些媒材,偶戏的表演空间超越了演员的肉身,著重无生命的物质表现。「操偶」的定义也就此翻转,从原本的主从权力关系衍伸为:「共同呼吸的生命体」。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号
雪儿.巴克 就是「秋秋桑」代言人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号
《蝴蝶夫人》 让你陪红颜落泪
与澳洲歌剧团合作的跨国歌剧《蝴蝶夫人》,是NSO第廿五个乐季的压轴。这部作品可说是澳洲歌剧团的里程碑制作,花费三年的时间,以「一景到底」的方式呈现。「浦契尼曾说这出戏是讲小人物的大悲哀。」导演奥森保德戏称:「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观众流泪。」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在混乱人生中突显救赎的伤疤XX赛门.葛瑞 Simon Gray
剧作家赛门.葛瑞以生活混乱与极大菸瘾闻名,英国《世界新闻报》形容他「机智、幽默、有魅力但偏执、对人生悲观」,许多英国头牌记者或传记作家都视他为偶像。他总在描述男人面对自己感到束手无策的状况,他的生活跟他的体型一样,一团巨大的混乱,但他的作品,却在这混乱中突显了救赎的伤疤。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以成熟态度 面对苦涩人生XX亚伦.艾克鹏 Alan Ayckbourn
得奖纪录与作品清单几乎等长的亚伦.艾克鹏,可说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英国剧作家之一,国内的表演工作坊与果陀剧场都曾演出过他的作品。他的剧本往往横跨了喜剧与闹剧之间,在精密设计的情境与字字珠玑的精采对话下,挖苦嘲讽现代人的情感处境;而长期担任剧院总监的他,更擅长从叙事结构与剧场空间创发新意。
PAR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号
自东到西又到东 绘声绘影说浪漫情事
以中国为主要发源地的「皮影戏」,在时光流转中,也传到了欧亚边界土耳其,并各自发展出特色。在致力於发扬亚洲传统偶戏的台原偶戏团牵线下,北京皮影剧团和土耳其伊斯坦堡皮影戏团大师成吉斯.欧塞客,合作了这出穿梭时空的现代皮影戏《人间影》,台原偶戏团艺术总监罗斌说:「剧里藏著皮影传到西方,及现代人找回传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