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39期 / 1996年01月号

破烂老公公――吴中炜

从「甜蜜蜜」主人到两届破烂节的「制作人」,吴中炜俨然已成为这一股剧场地下运动的中心人物。

PAR / 第48期 / 1996年11月号

同性恋.扮装.戏 「假前卫」与「?保守」之间的迷思

剧场内的「扮装」?是表演形式、也可以是议题本身。剧场外的「扮装」、同性恋身份及议题,?是文化现象也是表演形式。近几年剧场当中所出现的「扮装」、同性恋议题,?剧场凭添许多「风景」。但是,要拿这两种表演形式及议题入剧,剧场工作想要处理得有深度、处理得贴切,就得更加小心。历史上的性别表演有过哪些可资参考的例子?民国初年曾盛极一时的新戏、扮装,凸显了什么问题?国外有哪些例子?剧场人士又有什么看法呢?我们尝试藉由专文、采访,来看看剧场中「扮装」及同性恋议题,是不是可能在前卫及保守之间,走出一条可行之路。

PAR / 第44期 / 1996年06月号

寻找经世的典藏

台湾的舞台上向来留传有首演即成绝响一说,但近年来有些团体已开始有计划地重新修改,搬演旧作,不论从追求艺术完美或市场需求层面来看,如此诚恳重新面对作品,都是令人喜见的现象。 每个时代都会有各时代的经典,沈淀出当代人的美学。世纪末,我们不禁也把目光投向舞台,搜寻经得起时代转换、一演再演的经世典藏作品。

PAR / 第41期 / 1996年03月号

不嫌大,不嫌小,只怕不适「中」 展演空间的开发与规划

PAR / 第36期 / 1995年10月号

台湾京剧的再过渡

政府迁台之后,不少京剧艺人带艺来台,过渡而来的红氍毹在台湾舞台上鲜红灿亮。 三军剧队轮番开幕、谢幕,十月竞赛全盘较劲;科班教育一脉承续,锤炼出一代一代出色的演员。年中,三军剧队一一封箱,三流合和,携手过渡到国光,翻新过的红氍毹,期望再次鲜红。

PAR / 第48期 / 1996年11月号

轻轻松松的将重要议题「消费掉」

关於台湾剧场内的同性恋、扮装等演出,持续搜集、?究台湾剧场史料的林克欢认?:创作者应该更深入的去探究这些议题背后的文化、思想内涵;而不是去「扣大帽子」。

PAR / 第48期 / 1996年11月号

「错乱」会让你重新去审视问题

针对作品经常被拿来与同性恋、扮装联结在一起田?元,临界点的詹慧玲提出了她个人的诠释意见。

PAR / 第289期 / 2017年01月号

从惊悚的《哈姆雷特》看 批判的乌托邦 当代东欧剧场

东欧,以地理位置画分,泛指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家。相较於西欧,这些国家多半采行社会主义的政经制度,文化艺术发展受到相当程度管控,直至一九八九年东欧民主浪潮推翻共产专政。 政治局势的转变,具体反映在当代东欧剧场的风格上。东欧导演常以极端大胆、古怪突梯的手法,表达他们对社会的批判,这种带有隐喻效果的政治剧场,可说是东欧剧场的普遍特色。复杂的国族历史与生活经验,也让他们对经典文本有敏锐且独到的诠释。 即将带来《哈姆雷特》的立陶宛导演奥斯卡.柯尔斯诺瓦,即是东欧剧场的指标人物。这位曾获「欧洲剧场新势力奖」的重量级导演,擅以强烈的舞台视觉与肢体张力,展现他的剧场美学,作品经常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富含政治性。 除了柯尔斯诺瓦,本次特别企画也引介狄米特.戈契夫、克里茨托夫.瓦里科夫斯基、阿赫帕.齐林、柯洛蕾妮亚.海娜及99号剧团等值得关注的东欧剧场创作者与团队,深入当代东欧剧场的多元样貌。

PAR / 第289期 / 2017年01月号

大胆古怪的隐喻世界 当代东欧剧场景观

东欧在一九八九年解体,在此之前,所有的艺术活动的自由表达,都受到一定管制,带有隐喻效果、社会批判性的政治剧场,是唯一可以得到公认的东欧剧场特色。而另一重要特色,是对经典文本的超强解读能力,或许是来自复杂的国族历史与生活经验,东欧导演对剧本的分析总能鞭辟入里,捕捉到真正有血有肉的主题,他们喜爱从用古典作品藉题发挥,也爱西欧新文本作家的批判愤怒与开放形式,让他们创作充满生猛活力,勇於透过剧场提出问题,持续与时代对话。

PAR / 第288期 / 2016年12月号

2016表演艺术回顾

十大现象观察 台中国家歌剧院正式开幕,启动中台湾艺术潮 处处华格纳,台湾歌剧要起飞? 与国际导演合作,启发台湾演员什么思考? 「戏剧顾问」角色浮现,丰实了创作厚度? 走出台北,艺术家驻地扎根 特定场域表演,打开剧场的多样可能 不再编导至上,「制作人」时代来临? 邀请素人跳舞,编舞家在想什么? 前辈大师纷凋零,传统戏曲界展开新世代培植 身体的真实展演,是表演艺术还是行为艺术?   PAR People of the year 朱宗庆  蔡博丞  刘建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