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180期 / 2007年12月号

穿越道场与剧场,展开赖声川的创作地图 Stan Lai and his Like Shadows

赖声川,开拓剧场荒芜年代的先行者。从《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到《如梦之梦》,他创造无数华文戏剧经典,让许多观众得以透过他悲喜剧形式交叠,繁复并置的舞台框景中,进入华丽璀灿,却时而令人低回深思的剧场景观。 赖声川,笃信密宗三十多年的修行者。从《僧侣与哲学家》、《证悟的勇气》到《快乐学》,他翻译佛学哲思相关书籍,顿悟生命、生死的无常,在修行中放下艺术的自我,在艺术中照见修行的灵光,他的作品出入俗世与宗教哲理之间,风格俨然,独树一格。 二十多年来,赖声川一直行走在修行与创作的平行路上,逐渐地这两条道路产生了完美的交集,由西藏佛教曼达拉图延伸的「旅程」复式结构出发,完成了赖声川创作生涯的颠峰之作,以环形剧场演出的《如梦之梦》。内容与形式、修行与创作,於此合而为一。 《如梦之梦》之后,赖声川又将往哪里走? 《如影随行》将带你穿越道场与剧场,重新发现――赖声川与他的创作地图。

PAR / 第175期 / 2007年07月号

创作人说话 音乐剧制作人、台北艺术推广协会执行长 陈琪 推动本土表演艺术的新尝试

PAR / 第175期 / 2007年07月号

创作人说话 音乐剧作曲家 樱井弘二 打造台湾多样化音乐剧

PAR / 第175期 / 2007年07月号

创作人说话 乐评人、音乐剧编剧 杨忠衡 要让「剧中有乐 乐中有剧」

PAR / 第179期 / 2007年11月号

阳光浮生录.艺术的力量 莫努虚金与她的阳光剧团神话 Th??tre du Soleil

她的王国,拥有来自世界五大洲六十个,不同种族文化肤色的子民 她的领土,是一个储藏军火,荒废许久的弹药库房 她的统治,蛮横独裁、专制强硬、争议不断却教人难以抗拒 她的作品,寓西方文本於东方形式,美学风格独一无二 她的关怀,相信艺术能改变世界,企图在政治洪流之中创造历史 一位伟大的女导演与她打造的戏剧王国―― 亚莉安・莫努虚金与阳光剧团 崛起於法国六八学运,阳光剧团以「东方剧场」为美学形式,以现今棘手的政治问题为作品议题,不断探索艺术与真实的距离,从中找回惊奇与想像的能力,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四十年来,阳光剧团一如兀自照耀的太阳,在时代洪流中屹立,在骚动不安的年代,给我们拥抱生命的勇气! 趁著莫努虚金此回将率阳光剧团来台演出最新作品《浮生若梦》,本刊特别带领读者,透过莫奴虚金的行事作风、作品美学、创作方法、关注议题、以及阳光剧团的营运模式,探索莫努虚金与阳光剧团如何创造——艺术的力量!

PAR / 第269期 / 2015年05月号

德国:焦点剧作家 罗兰.希梅芬尼 测量当代的存在困境 《阿拉伯之夜》 透过「叙述」开启观众想像

从剧场实务出身的希梅芬尼,剧作向来有高度剧场性格,他同时运用了戏剧的与反戏剧的元素(如使用叙述而非对话、消解传统戏剧角色、描述挑战搬演等)展开剧作的丰富可能性。但戏剧形式实验不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对他而言「人」、「个人」才是「剧场的主题」。将由导演廖若涵搬演的《阿拉伯之夜》是希梅芬尼的代表作,更是他近年致力於叙述剧场的开端,透过剧中五个角色彷佛偶尔与彼此擦身而过的独白,处理「被自身存在困住的人们」。

PAR / 第171期 / 2007年03月号

拆解铃木忠志?密 华丽下半身革命 Suzuki Tadashi

PAR / 第269期 / 2015年05月号

法国:发展概况 翻转语言挑战叙事 舞台书写另辟新径

在戏剧文学传统厚实的法国,当代剧作家除了更深入语言的玩转探究,以呈现意义的多重与文字的音乐性,另更有剧作家标举为演出而写,或自编自导或与导演搭档,让文本与舞台演出无缝接轨;而「集体创作」的风气也日益蓬勃,除了大家熟悉的阳光剧团,亦有不少后起之秀选择此一「解放」之路。虽然今日剧场常被视为导演的剧场,但法国剧作家并未在此浪潮下退位,反而挺进滩头,参与社会议题,并且时常积极介入剧场制作。

PAR / 第174期 / 2007年06月号

《玫瑰骑士》&歌剧院大搜秘 Der Rosenkavalier

在爱神的悲恸下,濒死的爱人汩汩地流出鲜血,化成了朵朵玫瑰…… 希腊的神话是个传说,然玫瑰就此成了爱情的信物! 火红的玫瑰,包覆著的是爱人炙热的心, 无法描绘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爱, 只好藉助浓郁的香气与歌咏,传递言语的不能尽! 「语言止於乐声的响起!」 理查.史特劳斯的音乐是再真切不过的实体。 跟著歌剧《玫瑰骑士》的银玫瑰, 让我们看上流社会「谈情说爱」、与玫瑰使者聊聊天, 再到歌剧院一起赞叹这伟大制作幕后的歌剧工业!

PAR / 第173期 / 2007年05月号

百变双人舞 Pas de de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