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与回响
PAR / 第38期 / 1995年12月号
舞在世妇会
舞不只是能呈现纯粹的美,更可关切社会及批判历史,用以载道。这次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妇女大会,除了开幕典礼上有大会舞的演出,其他如「残障妇女优生论坛」及「日军慰安妇」的?讨会上,也都有即兴的舞蹈,深刻表达了世间弱势女性的心情。
PAR / 第38期 / 1995年12月号
旋风下的丰采
这次芙蕾妮、乔洛夫夫妇受邀前来台湾演唱,带给观?一阵旋风式的震撼;除了脍炙人心的旋律不时的在脑海里回荡外,负责芙蕾妮夫妇翻译工作的简丽莉在与其深入相处后,道出了芙蕾妮和蔼、亲切的另一面,令人难忘。
PAR / 第38期 / 1995年12月号
两岸戏剧交流的年轻果实 记台湾?少年团体访问大陆
夏天,周凯基金会带领了台湾年轻的戏剧学子到大陆访问。这次的「?访团」不仅实地与当地剧场工作人员?习,更演出了三出舞台剧作?交流的实际成果。
PAR / 第41期 / 1996年03月号
剧场同志,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读〈田?元公开信〉之后的胡言乱语
「你是谁!你做一出戏,别人就得重视你,媒体就要把你捧上天。社会要补助,观?一定要来看才可以,那有这种道理?」
PAR / 第35期 / 1995年09月号
重回心灵深处 忆起伤健共舞的演出经验
七月份参加「多面向舞蹈剧场舞团」《我们的故事》的演出,才让我了解到舞蹈的另一面。我从来没有想过坐在轮椅上的我,也能以肢体的表现在舞台上演出,并且让我重新寻回赤子之心的感觉。
PAR / 第35期 / 1995年09月号
舞作的两性议题与编舞者的认同 从组合语言舞团的《河界》谈起
一九九一年成立的组合语言舞团,在两年前的首度公演之后,今夏再度推出《河界》,以落实「关怀人生」的创作理念。
PAR / 第35期 / 1995年09月号
皮影戏剧场的圣与俗
今年的「台北国际偶戏节」,算得上是台湾所谓国际艺术节中,少数用心策划的活动。这次活动可以说是以「皮影戏」为主题,我们从演出中看到皮影戏实际上是一种身体的民族法,甚而包含了身体超越了现实的存在意识,在另一个意象化世界里飞筑起民族的身体观。
PAR / 第34期 / 1995年08月号
《寒月》照亮野台和内台
最令观?大呼过瘾的是,一出《寒月》前后轮番出现三十八种歌仔戏曲调,唱曲占了七成左右,堪称歌仔戏曲艺的嘉年华。
PAR / 第34期 / 1995年08月号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美女?盘之路究竟有多远?
瘦身广?总是强调:「一旦你瘦下来,必然美丽和幸福。」复兴剧团和他的「美女」似乎都以?跳跃过后,就可以直接「?盘」了。
PAR / 第34期 / 1995年08月号
用舞蹈书写历史 侧记「半世纪的?步」系列活动
今年三月十三日,一个细雨霏霏的晚上,在台北市立社?馆有一场特别的演出。演出内容不是某某舞蹈家的年度大作,也不是哪个外国舞团又来叩关,而是七位台湾舞蹈家代表作品的呈现;是台湾舞蹈半世纪以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