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与回响

PAR / 第63期 / 1998年03月号

徽班印象

就剧团的生存发展而言,各种不同程度的「移植、修订、改编、创新」原是必然的。对大部分观?而言(学者除外),「剧场的乐趣」远超过「学术的探求」。

PAR / 第62期 / 1998年02月号

精品荟萃 绚丽多彩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述评

深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节,除了专业剧团表演,还有各种地方民俗的群?活动;由遴选的节目中可见凸显精致艺术的格局。

PAR / 第64期 / 1998年04月号

明日几时有?

近十年来台湾替欧美舞团培植了许多好舞者,由於?多因素,这些离了巢的鸟儿即使倦返亦多只作短暂停留,这批颇具实力的舞坛生力军,不但因环境因素无法固定聚合,只能作偶发性的演出,还得承受一舞定成败的压力。

PAR / 第64期 / 1998年04月号

种种旁徨.步步执著 回顾昆曲传习计画

当初传扬昆剧只是个单纯的出发点,如今逐渐意识到培养观?的重要,而且又面临专业与业余间的犹疑与旁徨,种种足迹,只?了对昆剧艺术的一份执著。

PAR / 第62期 / 1998年02月号

由〈芦林〉说到昆剧的全本与折子

上个世纪末已然式微的剧种,在本世纪末居然还能有一定的市场,不能不说是个神话!但是不过度神化此现象,而有效地发挥昆剧以展现当代人的情思,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PAR / 第59期 / 1997年11月号

戏里戏外,比死更冷的爱

戏外,衣香鬓影的孤独冷峻;戏内,与法斯宾达的投射相拥。男男女女对视错身,爱比死更冷。

PAR / 第62期 / 1998年02月号

?野台魅力持续大放送 谈明华园《八仙传奇》

「明华园歌仔戏」创造出台湾味十足的审美趣味,利用种种舞台元素,制造最具现代感的视觉效果。然而这次重演的《八仙传奇》,属於明华园特有的爆发力并没有出现。

PAR / 第64期 / 1998年04月号

路还远,夜还长

导演在剧场中的「全观」功能,应以「引导」?主。然而「一桌二椅」整套的活动,是根本的「导演核心论」,演员被视?工具和棋子,缺乏整体可观的表现。

PAR / 第59期 / 1997年11月号

怎么辣都不够辣

无关深度,得先让台下观?笑翻才算数;会心处处,歪批生活周遭的现成事实,就是作相声的委屈。

PAR / 第64期 / 1998年04月号

翻桌倒椅,百无禁忌

这次整个「中国旅程」的交流活动,引起各方不同的评论与争议。针对作品本身的诠释或引发思考的「一桌二椅」的定义,或所谓「中国旅程」的政治意义,占据讨论内容的大幅版图。剧场编导魏瑛娟是这次参与的十二位导演中唯一的女性;在人马厮杀的「翻桌倒椅」中,看到这趟旅行背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