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与回响

PAR / 第65期 / 1998年05月号

香卡与香肠 拉维.香卡印象

当我们跟随在西方人之后,共同狂吻著这彷如印度音乐唯一的象徵,而冷落了其他印巴音乐大师时,是否该诚实地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评赏标准?

PAR / 第71期 / 1998年11月号

瞄准台东剧团

针对《中华民国八十六年表演艺术年鉴》中〈官方主导或市场机制〉乙文有关「表演团队扶植计画」的观察论述,台东剧团提出了在地经营观,以?回应。

PAR / 第65期 / 1998年05月号

灵魂深处的一泓活水

「南风剧团」新诠古代的《金瓶梅》,以一再重复轮回的爱情故事,拓展出一个极?丰富的内蕴意涵。即使有悲喜感的不协调,仍在嬉笑怒?中,让观?看见一份?诚。

PAR / 第65期 / 1998年05月号

道歉与一些感想

台湾剧评过度唯我独尊的一言堂心态,小同一把尺度衡量商业剧场与非商业剧场的演出,除了使评论失焦也斩断了各种角度对话的可能。

PAR / 第60期 / 1997年12月号

世纪末沈重的和声

《家族合唱》在伤悼逝者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世纪末的救赎,谱成多声部的和声,而这乐句是沈重而用力的。

PAR / 第60期 / 1997年12月号

高处不胜寒

《家族合唱》的整体氛围是明显的,但就作品论作品、就呈现论观?、就缘起论历史传续却都有太多令人深思、?得讨论的地方,围绕著《家族合唱》所出现的种种,正可以做?云门及文化界深沈的观照对象。

PAR / 第60期 / 1997年12月号

首次接触「魅力」马友友

马友友认?演奏者不应只是将音符丢给听?,应该将夹藏在音符间的故事唱出来。

PAR / 第60期 / 1997年12月号

凤凰花开凤凰城

「台南人剧团」正在尝试破茧而出,走向半职业或职业剧团的规模,成?台南市各剧团的龙头和榜样。我们在付出热切的期望之余,也就不能如?往般地一味鼓掌叫好,应该到了以切磋的态度予以督促改进的时候了。

PAR / 第60期 / 1997年12月号

一道无解的谜 《Tsou.伊底帕斯》的探索

在《Tsou.伊底帕斯》中,编导将古希腊剧作家心目中的本性与命运之谜呈现给观?,将人类对自身的疑问,从古希腊时代的追索一直延续到今天。

PAR / 第63期 / 1998年03月号

肢体表现与时间?述 「蚀」所带来的一点反思

《蚀》与《白》触到了舞蹈这门艺术的定位问题。这问题看来是舞蹈课的基本通识,但就像哲学对自己基本命题的解析般,其实复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