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与回响
PAR / 第79期 / 1999年07月号
纳西古乐铮铮咏叹 云南丽江古乐活化石
从节目的安排上,我们可以?楚看到这是按照道?「洞经」科仪的演出,只要乐声扬起,一种说不出的气氛立即感染全场,大家似乎已忘记是来听音乐的,当潜心进入纳西古乐朴实无华的乐声中,只觉整个身心受到一股难以言?的洗涤。
PAR / 第72期 / 1998年12月号
女人用男人的一年编一支舞 人体舞蹈剧场在柏林
定居於纽约艺术家谢得庆做过多个以One Year Performance?名的行动艺术作品(编按),?秀?再将其作品透过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做了不同的诠释,她的作品可说是在反叛中寻觅出路。
PAR / 第73期 / 1999年01月号
平庸与卑微 缔观纵览看昆剧
对於戏曲,尤其是传奇,或许要通过「纵览」与「缔观」两层视角来观赏,才能得到尽情的享受吧。当然,其中除了剧作者的经营外,也有历代演员的加工创造,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相辅相成。
PAR / 第79期 / 1999年07月号
也听露露说些什么
与其将《露露听我说》解释成婚姻的第三者,笔者宁可将之视?现代人的心灵失衡。许多人在世纪末的光怪陆离中失去了自己,期望透过别人的经验、算命、风水、心理分析等方式,找到一个可以依循的方向。
PAR / 第72期 / 1998年12月号
1998、1999、《2000》
在看过魏瑛娟的几出戏下来,喜见她在导演手法上的掌握益见成熟与精进,不过一个非剧场界的朋友,却说她的戏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我不哓得有多少人这样觉得?
PAR / 第72期 / 1998年12月号
亚维侬退烧后
亚维侬艺术节的特色及魅力何在?其代表意义?何?参演团队是否从中得到激发与?示?就艺术节本身,我方政府的交流政策、表演团队的艺术风格等方面来看,整个活动突显「艺术节行政组织」、「国际交流意义」、「表演团队创作」等省思议题。
PAR / 第70期 / 1998年10月号
亚维侬里的海潮音
优剧场的《海潮音》历经了国家剧院、木?山上老泉剧场等不同版本的修订后,终於在法国的亚维侬找到了他们的知音,可是在备受国外观?称誉的同时,它又呈现了什么样的意义呢?
PAR / 第70期 / 1998年10月号
狼城霹雳.剧院迷情
从这次的制作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个团体缺少的只是官方意识型态的认同,进入国家艺术殿堂演出无疑是一场文化加冕典礼,通过了这项仪式,似乎也得到国家机器的认同与尊荣。但是霹雳需要通过这个仪式吗?
PAR / 第70期 / 1998年10月号
我是谁?来自边缘的声音? 「澳洲火种舞蹈团」观后
处於经济挂帅、跨国资本主义笼罩全球、商业渗透艺术经纪及赞助制度的现今社会中,在重建、保护少数族群文化,或者,想藉由说出「我是谁」来建立身份主体时,如何表现?实的自己,是一个必须严肃面对的大问题。
PAR / 第70期 / 1998年10月号
沉默的爱念 从《被遗忘的神只》谈起
对张晓雄而言,诸神雕像只是「创造者思想寄托的具象化」,有趣的是,谁是「创造者」?而其「思想」与「追求」又是什么?在遗忘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没人记得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