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奥地利国际舞动计画 启动五感连结

於八月举行的「奥地利国际舞动计画」透过音乐、舞蹈、雕塑、建筑、声音、环境、身体疗愈等主题,建构跨领域对话平台,吸引欧、美、亚、澳四洲的授课达人及参加者前往维也纳近郊的圣马格利特城(St. Margarethen/Burgenland)进行为期八天的工作坊,艺术家的进驻也活络了奥国知名酒乡的产业行销。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国际艺术节大发魔力 张艺谋首度跨界京剧

上海国际艺术节十月揭幕,除了有来自各地的参演节目外,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知名电影张艺谋,首度跨界执导的京剧《天下归心》。这出戏取材《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一段,传统老戏亦有《掘地见母》讲述同一故事,这次的制作汇集了京津沪等地顶尖阵容,但张艺谋此次标举了简约路线,要「让京剧呈现出它最本质的美」。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艺术发展局艺术界代表选举 战况古怪激烈

因为近期「艺评奖」等风波,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艺术发展策略和蓝图也备受质疑,积极参与其中便成为影响政策方案的可能方式。於是今年的艺术发展局大会民选代表的选举,不少艺术家跃跃欲试,令原本掌有席次的保守建制派备感威胁,战况古怪激烈!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回顾、总结、再出发 2013第六十七届亚维侬艺术节

今年的亚维侬艺术节有一种送别会的气氛,因为担任艺术总监长达十年的阿尚波和波德里耶,将在这次艺术节落幕后挥手告别,交接给法国剧场话题人物的奥利维耶.毕。正因为如此,本届的节目邀请了十年来的「协同艺术家」及长期合作的导演重回亚维侬舞台,轮番搬演精采作品,回顾、总结意味浓厚。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拥抱灵魂与土地的东欧剧场 香港「世界文化艺术节X东欧芳华」的剧场风景

今年十月中起跑至十一月中的香港「世界文化艺术节」,打出亚洲观众相对陌生的主题「东欧芳华」,藉著多出剧场、舞蹈、音乐等制作,展现东欧艺术风情。而东欧剧场的特色,就是展现出人类「灵魂与土地之间的犹豫不决」,这次艺术节中的剧场节目如朵金《凡尼亚舅舅》、七A班戏剧组教室改编自哈维尔作品《通知书》的《叠配文》、陆帕的《假面.玛莉莲》,可让观众看到东欧剧场艺术家的深刻思考。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号

史坦威公司转手 音乐家担心好钢琴不再

顶级钢琴品牌「史坦威」,近期传出被转手给私营资产公司Kohlberg,引发阵阵讨论回响。虽然史坦威公司早不属於原来的史坦威家族,但公司被转手频频,也让音乐界担心该公司的钢琴制造传统会因此流逝,造成日后钢琴家没有好琴可弹的窘境。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号

柏林「外交事务」艺术节 欧陆夏季新热点

强调实验性、表演性与前卫性的「外交事务」艺术节六月底至七月中举行,这次活动聚焦旅德创作的美国编舞大师威廉.佛塞,展现他的多面向创作能量。而开幕演出是比利时编舞家姬尔美可与新生代编舞家夏马兹合作的《帕琵塔2号》,结合肢体、音乐与空间的实验之作,令人惊艳。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号

重回历史实境 无处不是真实舞台

在故事发生现场看相关历史剧,感觉分外不同。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亨利六世》三部曲巡演,挑在莎翁描写的玫瑰战争古战场处,历史记载伤亡最惨烈的陶顿、 蒂克斯伯里、巴内特及圣奥尔本斯四地演出。这样的形式,不仅示范了文化资产的保存与活化,同时也更加地提高大众对历史的了解与参与。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号

文化部长推动人事变革 引爆表演艺术界争议

上任一年的文化部长费黎皮特近期推出人事变革政策,希望缩短各地戏剧中心总监续任可能及主张总监人选应尽可能达到男女各半。两项政策都引发表演艺术界的批评争议,前者从蒙帕黎耶市国立戏剧中心的十三风剧院总监贝司被换下一事引爆;后者则被认为很不可行,即便「性别平等」是目前法国左派政府的重要方向,但在实务上却能难有足够的适任人选来达成这个目标。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号

剧场如市场,艺术情何堪?

赵梁导演的舞剧《警幻绝》虽是取材《红楼梦》的「太虚幻境」,表达人生如梦的禅意,但极尽奢华的视听表现却难免与此背道而驰。而在天桥剧场的观赏过程,亦因观众的嘈杂言谈进出与毫不忌惮的拍摄,令人难以体会艺术家意欲传达的感动,如市场般的剧场,让创作者与观众都成了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