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号

毕希纳两百岁冥诞 剧场延续革命烽火

今年适逢德国文学家毕希纳两百周年冥诞,强调阶级平等与革命意识的他,比马克思《资本论》更早提出政治革命理念;他的剧本残编《沃伊采克》广为世人所知,除了贝尔格的歌剧,更有许多现代剧场诠释制作。为替毕希纳庆生,除柏林的邦立歌剧院推出歌剧《伍采克》,还有「丹钦格五十号」艺术中心也推出小剧场制作《毕希纳的沃伊采克或者:为何他妈的他要杀了玛丽?》,革命思索,剧场延烧。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号

坦克人与傅满洲 剧场「中国话题」受瞩目

两出以「中国」为题材的剧场制作,近期先后登上伦敦的舞台:Chimerica以追寻六四天安门事件隔天,提著购物袋,肉身抵挡坦克前进,至今真实身分和下落不明的「坦克人」为题,叫好叫座;《傅满洲情结》则以「黄祸」刻板印象的小说人物「傅满洲」为主角,发展一段悬疑故事。加上四月演出以中国艺术家艾未未遭逮捕事件改编的剧码,今年的伦敦剧场是否已带动「中国潮」?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号

知名导演薛侯 艺术人生谢幕

法国知名的剧场导演巴提斯.薛侯,於十月七日因肺癌辞世,享年六十八岁。薛侯的创作领域横跨剧场、歌剧与电影,而且都留下不少经典之作。十五岁就立志当导演的他,自认「老是不如人」,所以在艺术的路途上不断努力,也不想受限,担任过多个剧场的艺术总监,却从没有自己的班底,一路「探险」至今,人生精采落幕。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号

志愿者是谁? 中国剧目监管变本加厉

中国剧场演出的审批制度,相信曾到过彼岸演出的团队都印象深刻,近期北京市府更公布了新的命令,宣布将组建「义务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前往小剧场观演、及时回馈演出情况的任务及「净化演出内容」的目标。此一强化监管的举措,引发剧场圈一阵哗然……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号

同名小说改编 《推拿》挑战盲人题材

国家大剧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话剧《推拿》,於九月初在北京首演,十月来到上海。该剧改编自毕飞宇的同名小说,由喻荣军编剧,郭小男执导,是剧场中少见以盲人族群为主角的题材,演员闭眼全盲演出,将挑战的舞台上灯光区位的准确性。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号

恍惚游走间 戏在你身边 Punchdrunk剧团《溺死者》

看戏,除了坐在观众席看舞台上的演员,泾渭分明地看著戏剧情节推进,还有什么可能性?由英国Punchdrunk剧团在天普剧厂演出的《溺死者》,透过建筑物内的多样空间与充满创意的观赏动线设计,让观众如入戏剧情境之中,随意游走之际,演出就在身边发生,是真是假,叫人惊喜……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劳资纠纷近一年 明尼苏达管弦乐团「复声」无期

明尼苏达管弦乐团董事会与乐手之间的劳资纠纷,僵持迄今近一年,双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连该团音乐总监范斯卡也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让乐团复工,他就要走人。在经济迟滞的美国,财务问题困扰大小乐团,许多乐团都以乐手减薪暂度难关,这样的态势下,明尼苏达管弦乐团的乐手能坚持多久?何时才能重新发声呢?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舞在八月」廿五周年 现代舞经典揭幕

知名的「舞在八月」舞蹈节浩荡迈入四分之一世纪,今年的活动从八月十五日起至卅一日止,以回顾过往与展望未来为主题,并邀来现代舞大师崔莎.布朗与史蒂夫.派克斯顿,以经典旧作为舞蹈节揭幕。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剧作转拍电影 杨维克剧院推出制片计画

由於去年的杨维克剧院制作《玩偶之家》大受好评,导演夸克诺再以此为本,与同一女主角海蒂.墨汉摄制了短片Nora,以现代场景呈现当代女性处境。接著这部短片,杨维克剧院即将展开把剧场作品改编为剧情长片的计画,让剧场进入电影院。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号

蒙彼里耶医学大学 让未来医生透过表演课学沟通

如何对一名癌症病患宣布他得了绝症?这对许多优秀医生都是个难题。为了让医病的沟通更加人性化,蒙彼里耶市医学大学与该市国立高等戏剧学院签约合作,推出一个协助未来医生得以跟病患作人性化沟通的表演课程。该校的大四学生将在导演乌卡尼与年轻演员陪同下上四个半天课程,帮助他们打开心胸及发展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