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一人讲演 《二○七一》述说气候变迁
由皇家宫廷剧院制作、凯蒂.米契尔导演的《二○七一》,完全颠覆了观众对戏剧演出的概念:从头到尾只由一位演员——伦敦大学学院气候科学教授克里斯.雷普利,坐在椅子上谈七十分钟气候变迁、全球暖化的科学知识。剧院希望能够藉此剧鼓励公共参与,提高大众对於气候变迁议题的意识。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财政大臣秋季声明出炉 为艺术界带来福音
十二月初英国财务大臣奥斯朋在下议院发表的「秋季声明」,为近年深受财务困扰的艺术界捎来福音,在这个作为明年政府预算报告的声明中,奥斯朋宣告将考虑把管弦乐团列入税务减免对象,也提到曼彻斯特的「工厂」剧场开发案与奥林匹克公园的空间利用,可说是为艺文界端出了几盘政策牛肉。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出版、读剧、档案数位化 「开放剧场」让大众更认识当代剧作家
由亚维侬艺术节创办人尚.维拉创立的「开放剧场」,多年来以发掘仍在世的优秀剧作家,发行并推广其剧作为职志,透过出版、读剧等多样活动,让观众更接近、认识剧作家。去年十一月举办「当代剧本写作周」,透过剧本甄选寻找新文本与新形式;也将多年来累积的各种文字与图片档案,包括出版的剧本、期刊、剧作家手稿、演出剧照等数位化放上网路,亲近剧作家更为容易了。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高等戏剧学院开设预科 弱势生也能成为明日之星
法国学制中的「高等学院」重视实务操作,是各领域菁英的来源。为了落实受教机会均等,促进社会阶级流动,法国政府近年来努力拓展高等学院的预备班学生来源,让社经地位较为弱势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而法国中部的圣艾堤恩国家戏剧中心暨高等戏剧学院也在今年开设全法第一个戏剧学院预备班,遴选出五位出身较为弱势的学生,以一年课程与补助经费协助他们踏上未来的戏剧之路。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戏剧奥林匹克」在北京 带来剧场美学的冲击
由北京承办的世界剧坛盛事「第六届奥林匹克戏剧节」,於十一月一日揭幕,展开为期近两个月的多场演出,包括希腊的特尔左布勒斯、日本的铃木忠志及美国的罗伯.威尔森等重量级大师齐聚。堪称「戏剧之都」的北京,北京观众也算见多识广,但世界级大师的剧场美学带来的观剧品味冲击,也引发圈内热议,未来可能的影响值得注意。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习主席「文艺讲话」宣示 文艺发展就此「向左走」?
十月十五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创作作出了宣示,不鼓励过於市场化的作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又说「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可以想见一种「向左走」的主流风潮将会逐渐显现。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 《青蛇》《白蛇》开闭幕妖娆展姿
十月底开幕的第二届乌镇戏剧节,这次以「化」为主题,是蜕变之意,意味小镇四时皆有不同风貌可循。这次的剧码量较去年翻了两倍,有十七出特邀剧码,再加上「青年竞演」单元的作品和「戏剧嘉年华」三百组一千五百场的各类演出。开幕大戏是田沁鑫的《青蛇》在新落成的户外水剧场演出,闭幕则是玛丽.辛默曼的《白蛇》,呈现中国传奇故事如何於异国视角中的化魂重生。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戏剧与文学的舞台互动 台湾与故事的社区交流
秋日的香港有不少表演艺术相关活动,让爱好者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有精采演出,香港话剧团举办的「剧场与文学」戏剧研讨会,则邀来许多剧场创作者与学者、评论人一同探讨文学与剧场的绵密关系;另一方面,今年「台湾月」除了有国光剧团与台北市立国乐团的演出,多项活动则将重点放在以大稻埕老城区对照香港西营盘,透过了解过去见到城市未来的「新愿景」。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歌剧放大镜下 当代历史说了什么? 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克林霍夫之死》
去年十月下旬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的《克林霍夫之死》,是描写一九八五年义大利油轮遭到四名巴解成员绑架、并杀害一名美籍犹太旅客的歌剧,该剧一九九一年就首演,却在这次重制演出引爆争议,引来犹太团体挞伐,连前任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也来抗议。但这真的是一出「反犹太」歌剧吗?在《战马》导演汤姆.莫里斯的诠释下,剧中对暴力的分析、以及对暴力的谴责,双轨并陈,事实上是对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双方的全面透视。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剔肉削骨、拼贴重生的《波希米亚人》 看巴黎北方剧院实验歌剧《咪咪》
去年底在巴黎北方剧院演出的《咪咪》,说是改编自浦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其实更是一群年轻艺术家对传统经典歌剧去骨削皮的实验——脚本与音乐只保留《波希米亚人》的情节主干,随意取用其他歌剧的零星片段,拼贴出一幕幕貌似《波希米亚人》的图样,再予以连缀而成五彩斑斓的《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