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68期 / 2015年04月号
在艺术的时间里目睹此时、听见彼语 2015第廿六届澳门艺术节预览
将於五月一日起跑的第廿六届澳门艺术节,以「此时.彼语」为主题,揭示艺术的本意是让我们听见另一个世界的开端,通往彼处的指南针。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共计卅档的演出及展览,超过一百场次的活动,在面积小人口密度高的澳门城区,可说是全城启动。除了多出亚洲首演的西方节目,本地剧团也积极参与,多样多元的类型,澳门艺术节让世人看到了澳门此时蓬勃迸发的表演风景!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欣赏艺术大调查 有没有伴很有差!
最近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作了一项调查,以了解美国人欣赏艺术的习惯与态度,以便在艺术参与度低迷的现下,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社交」仍是重要的参与原因,而不参与的原因除了票价贵、地点远,另有「找不到伴」这个理由。说不定以后可企画让观众透过约会公司或社群网站「揪伴」看表演,以提升观众进场意愿?!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柏林喜歌剧院 让「轻歌剧」缤纷复兴
在当代歌剧殿堂不那么受欢迎的音乐剧种「轻歌剧」,最近在柏林的喜歌剧院推动下,让观众看到崭新面貌!由喜歌剧院总监巴瑞.柯斯基在一月下旬推出的「轻歌剧艺术节」,呈现六场轻歌剧演出,热闹缤纷的场面、荒谬的剧情,却带著讽刺针砭社会的意涵,连挑剔的剧评都开口喊赞。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伦敦国际默剧节不「默默」 精采多元再创新局
每年一月登场的伦敦国际默剧节,是伦敦最悠久的剧场艺术节,今年邀来美国、法国、比利时、纽西兰等地艺术家参与,更有许多从未在英国或伦敦演出过的作品登场。演出散见於伦敦不同场地,舞台多元,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搭配场馆原有的行销管道,成功吸引喜欢这类型节目、却不曾接触过默剧节的新观众踏进剧场。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法国剧场界风雨同舟 齐心力挺言论自由
《查理周刊》遭遇宗教极端分子攻击事件,深深打痛了向来自豪於言论自由的法国人,尤其是剧场界,更是体会深切,不仅於一月十一日大举参与全国各地发起的「我是查理」大游行,也以声明或表演,表达深切的哀伤与对创作自由的坚持。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演艺投融资大会观察 中国演艺产业未来仍混沌
去年底举办的「二○一四道略演艺产业投融资大会」,主要活动包含「资本青睐的演艺项目和企业」专题演讲与演出介绍,虽然气氛热络,但交易现况并非如此。由於中国演艺产业「三小五好」的特点,让演艺项目的投资仍属高风险,投资人因之却步。但因政府的影子在市场中无处不在,在操作得当之下,这个市场反而有可能产生既符合市场需求且不失艺术品味的作品。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 桃花春日送美声
以推展原创华语音乐剧为目的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今年来到第三届,共有四出剧码,趁著春日花好时节迎风放送。除了有以苏州为主题的《又见桃花红》与《锦绣过云楼》展现南方文化传统,《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泪》请出「中国好声音」歌手演出「北漂」青年逐梦故事,还有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同名小说的《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多样面貌令观众惊喜!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号
导演手法简洁大气 深邃幽微再探经典 看巴黎市立剧院复排版《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义大利剧作家皮蓝德娄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是现代剧场的经典,虽然首演距今已超过九十年,但其探索剧场真实与虚幻的主题却历久弥新。巴黎市立剧院总监德摩西-莫塔在今年一月复排此剧,将十四年前版本搬上舞台,由前辈导演薛侯的爱将担纲主演。德摩西-莫塔不特别强调视觉惊艳,而是从大处著手,於细部顺势导入个人新的诠释以简单,在最小的改动范围内,让一出观众已熟知的现代经典,从戏里到戏外都具有更丰富的意涵。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表演艺术经纪人协会年会 东亚舞蹈成亮点
固定一月份在纽约举行的全美表演艺术经纪人协会年会,是北美表艺圈的一大盛事,而由亚洲协会主办的东亚当代舞蹈示范演出,已成为年会期间最具口碑的表演之一,今年有来自台湾的孙尚绮、董怡芬及动见体剧团,还有日本的Kaori Seki舞团、enra舞团、川村美纪子等五档作品,展现东亚当代舞蹈的精采风景。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剧场是不是查理? 柏林德意志剧场呼喊自由
法国的《查理周刊》恐怖攻击血案,引发新闻、艺术工作者群起捍卫言论、创作自由,向来以激进讽刺著称的德国剧场人当然不会置身事外,尤其○六年也曾遭受回教激进分子威胁的柏林德意志歌剧院,这次特别在剧场举办声援《查理周刊》活动。但在血腥威胁阴影之下,剧场真能自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