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大选将至 剧场发声谈政治
五月的英国将举行全国大选,向来热中评论政治社会议题的英国剧场,也应景推出相关戏码。如皇家宫廷剧院在去年底推出的《希望》,真实地传达在财政紧缩政策下,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挣扎与困境;丹玛仓库剧院则将从四月下旬推出《投票》一剧,场景设定在大选投票日当天虚拟的一处伦敦投票所。剧场作为思想和沟通的管道,藉此也成为引发观众思索投票选择的场域。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新一代导演涌现 年轻观众成剧场票房主力
法国近年来涌现一批三十世代的年轻导演,常自组剧团,喜好集体创作,偏爱有挑衅性质的形式或题材。他们执导的剧场作品数量还不多,但每一出都吸引许多法国年轻观众。过去被视为中产阶级艺术的法国剧场,因为他们的投入,选材与形式能与年轻人互通声息,也就带动养成了新一代的观众族群。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剧场也拼「翻桌率」 人民大舞台上演「午夜快乐汇」
繁华的上海,以「不夜城」为鲜明印记,但在表演舞台这一块,却少见延伸至午夜的发展。近期「人民大舞台」特地推出中国第一个午夜演出「午夜快乐汇」,由台湾知名主持人曹启泰担任艺术总监,汇集国内、港澳台与海外各大演出团体及个人,呈现轻松幽默的相声、脱口秀、短剧小品、各类模仿、默剧、幽默小丑等语言类节目,让上海的夜「笑」得更灿烂!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自传剧场」走入街区 文化旅游民间实践
香港近十多年社区文化保育的活动在民间相当活跃,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留住历史。如剧场工作者李俊亮的「文化旅游自传剧场」《一九八几的一小时.生活圈》,透过走进社区说个人故事的方式,让参与者更能体验历史记忆的真实感与珍贵。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悲剧经验与跨文化融合的交会 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观剧札记
世界剧坛的盛会「戏剧奥林匹克」於去年底於北京举行,大师云集,更不约而同以多出经典作品传递存在於不同文化、不同生活里的悲剧观念与悲剧经验。而另一个关注课题,则是许多表、导演艺术家在将目光转向戏剧的源头与各民族戏剧遗存的同时,也不断地探索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号
「八○后」剧场新锐 挑战莎翁长篇惊艳世人 汤玛斯.裘利执导全本《亨利六世》
莎翁上中下三本、十五幕、一万句诗行、一百五十个角色的长篇巨构《亨利六世》,在法国少见全本演出,但一九八二年出生的年轻导演汤玛斯.裘利,则不畏艰辛,从重译、整编剧本开始,从二○一二年开始,终於在二○一四年七月於亚维侬艺术节推出十八小时的全本演出,舞台视觉丰富,叙事流畅,角色刻画立体,赢得媒体一片赞赏,裘利也因此成为法国剧评界最看好的年轻导演之一。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公园大道军火库 大咖艺术家纷来挑战
前身是纽约民兵第七团操练场的「公园大道军火库」,在前任纽约市长彭博的空间活化政策下,以官民合作的方式转化为表演场地,开阔的空间让许多大咖艺术家乐於前来挑战,在此挥洒无限的可能。不过每次展演都得从无到有,也使得制作成本高居不下,也导致票价迳走高贵路线,阻断了纽约普罗大众欣赏的机会。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遇上市场艺术不自由? 大都会歌剧院与迪士尼惹争议
艺术创作自由遇上金主或市场,是不是就得妥协弯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克林霍夫之死》因犹太团体抗议,取消了给全球观众的电影院同步转播,据说重点在安抚赞助金主,招致批评;而改编自知名音乐剧的迪士尼圣诞大片《魔法黑森林》,据原作曲家松罕透露可能因担心不够「老少咸宜」而会把其中某歌曲删除,也让人哗然。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号
柏林围墙倒塌廿五年 乐音中见证历史时刻
今年适逢柏林围墙倒塌廿五周年,柏林市政府扩大庆祝,除了请艺术家包德兄弟设计大型户外艺术装置《光之界线》,也邀请音乐团体在历史场景演奏古典音乐。十一月九日倒塌纪念日当天,更由知名指挥家巴伦波英率领柏林菩提树下大道歌剧院的柏林邦立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磅礴乐音中,让人再度见证历史的时刻!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号
拉丁裸露版法式《胡桃钳》 挑战保守观众
《胡桃钳》是圣诞时节最长演出的应景舞码,但汉堡坎波纳格剧场今年推出的版本特别不一样:由法国编舞家大卫.凡帕赫编创的新版《卡带—按胡桃钳》,充满拉丁性感风情,舞者皆穿著紧绷、裸露的舞衣,在充满电子拉丁强烈节奏的音乐中起舞,身体充满性的对峙与张力,演出当然不是老少咸宜,可能也吓坏保守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