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218期 / 艺@CD
齐柏斯坦 神奇小手的钢琴传奇
每回来台演出总掀起旋风的俄罗斯钢琴名家莉莉亚.齐柏斯坦,将於今年的台湾国际艺术节中再次登台,与NSO及指挥吕绍嘉合作演出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这是个令人感到热血沸腾的消息!齐柏斯坦以四手联弹的原始版本,灌录了世界首录发烧碟,忠实呈现布拉姆斯这首作品的原貌,更将在这回与乐团协奏的方式做毫无修饰的现场演出,这实在太让人迫不及待想亲临现场,感受不同於录音的绝妙演奏。
PAR / 第221期 / 艺@展览
毁灭与再生,死亡与重生
夫妇摄影家荣荣与映里透过创作这样的「仪式」,窥探中国城市环境的剧烈变化,看它的兴与灭、起与落。首次在台举办的展览「荣荣与映里」当中,展出十七幅摄影作品,包括○二年至今的三大系列「六里屯」、「草场地」与「三影堂」,正好呈现了近十年来两人面对北京环境剧变的生活轨迹。
PAR / 第220期 / 艺@展览
百年百张椅 「坐」的创意与风格演变
「百年百张经典椅」是学学文创与德国威察设计博物馆合作的大型特展,一九八九年开幕的威察博物馆拥有超过五千件丰富且经典的现代设计家具馆藏。这次来台展出的名椅原件,无论技术、材质、功能和造型让人惊艳连连,看百年来椅子的设计,如何随著廿世纪不同时期人类工业文明而演变。
PAR / 第218期 / 艺@电影
过年喜洋洋 电影院里看表演艺术
二月通常是表演艺术的淡季,不过今年二月从过农历年开始到三月,院线却出现了不少与表演艺术有关的重量级电影。或是以芭蕾为背景探讨人性的《天鹅湖》,或是直接让你在电影中观看绝美舞蹈的《公主的迷思》,还有以剧作家故事为主线的《唐乔凡尼》等等,都可让你体验舞台精采表演的魅力。
PAR / 第219期 / 艺@电影
金穗奖入围影展 看到创新与关怀
每年的金穗奖都是台湾电影新势力的展现,除了是未来导演初试啼声的场域,更让人可藉此看见台片的未来,同时了解新一代创作者所关心的议题,更可以看见整个社会流行的趋势。
PAR / 第218期 / 艺@展览
书写百种「脸」 犹如翻阅百种生命
「脸书:神秘的肖像艺术」,展出一百零六件馆藏的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百余件肖像作品,传达出人们的七情六欲与喜怒哀乐。展览分为三个主题:一为展示艺术家们创作肖像的功力;二为展示艺术家藉扭曲、变形或「面目全非」等手法传达人心深层内在的画作;三为台湾艺术家的自画像。
PAR / 第219期 / 艺@展览
「手艺人」奚淞 内在菩提的追寻历程
见到奚淞的人,很难不被他那沉稳中又因著对生命抱持喜乐之心而自然散发出的无穷活力,以及那双彷佛精透世间的双眼所吸引,他的创作亦如是。应台北市立美术馆之邀,奚淞首次在北美馆举办个展「心与手三部曲」,九十组件画作呈现卅年来的创作和修佛历程。
PAR / 第216期 / 艺妙人物事
巴塔斯维克 不可忽视的低音
「低音号」(tuba)是铜管乐器里面音域最低,也是最大的乐器。低音号的音量饱满、稳定,但是也因为发音管又粗又长,发音略显迟钝,吹奏时气耗量又大,不仅少有作曲家为这件乐器创作曲目,要将这项乐器吹奏得驾轻就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任务。然而,巴塔斯维克却不甘於如此,反倒是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PAR / 第214期 / 艺妙人物事
玩具钢琴 不只是「玩具」
你以为玩具钢琴只是给小朋友玩玩而已吗?在现代作曲家的眼中可不止於此。自从现代音乐大师约翰.凯吉写了第一首《玩具钢琴组曲》,从此以后,玩具钢琴正式成为一种演奏会用的专业乐器,后续也有前仆后继的钢琴家与作曲家,利用玩具钢琴挥洒他们的创意、丰富他们创作的声响。
PAR / 第217期 / 剧场快门
《郑和1433》舞台排练
摄影:许斌 时间:二○一○年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