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藝術節
環球舞台
焦點
- 馬林巴木琴的魔法師 安倍圭子 / 文字 黃堃儼(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 / 26
- 來自森林的天籟 馬林巴木琴 / 文字 黃堃儼(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 / 28
- 詩歌,小而珍貴的 沃爾夫和他的歌曲 / 文字 席慕德(聲樂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教授) / 30
- 沃爾夫重要作品回顧 / 文字 席慕德(聲樂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教授) / 31
- 嬌嬈嫵媚差可擬 談京劇的乾旦藝術 / 文字 王安祈(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 33
台前幕後
- 肢體寫下的閱讀筆記 台北越界舞團的文學靈感「不完整的寓言」 / 文字 陳品秀(本刊編輯) / 36
- 建構一座詩的意象劇場 / 文字 楊美英(特約採訪) / 38
- 愛情、命運與自由意志 哈辛的《費德兒》 / 文字 楊美英(特約採訪) / 39
愛戲一族
異人館
表演書房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對表演藝術納入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的省思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49
- 下一場百年大計 檢視九年一貫課程規畫中的表演藝術教育理念與施行綱要 / 文字 王凌莉(新聞工作者) / 50
- 歷史回眸 日本時代的「學藝會」活動 / 文字 石婉舜(本刊編輯) / 52
- 牛步化的摸索階段 從「藝術與人文」課程的試辦現況看藝術師資的培育問題 / 文字 盧家珍(新聞工作者) / 55
- 寓教於樂 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獨家教案 / 文字 祁雅媚(特約採訪) / 56
- 在藝術的空氣中學習 民間教學經驗中的藝術教育 / 文字 錢麗安(特約撰述) / 60
- 來自體制外的諍言 民間教育工作者對九年一貫課程的思考 / 文字 錢麗安(特約撰述) / 62
回想與回響 Echo
演出評論 Review
新視窗
名家訪談
大陸劇場
- 痛苦因笑聲而冷峻 惹内的《女僕》與青藝的《女僕》 / 文字 林克歡(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 / 95
- 占斷東甌盛事 記二〇〇〇年「溫州南戲新編系列劇目展演」 / 文字 林鶴宜(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副教授)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