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後 | 台前幕後
建構一座詩的意象劇場
面對三百年前劇作的「古戲今演」,意義何在?導演陸愛玲認為,一味企圖原戲重現是沒有意義的,她要走美感、象徵的路線,給現代人一個階梯去了解。詩的感受,是她意欲建立的基調。符號化的手勢、姿態化的動作、詩化的語言,是她所採用的手段。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費德兒.費德兒.Phèdres》
11月10〜12、17〜19日
國立藝術學院表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PAR表演藝術》 第95期 / 2000年11月號
面對三百年前劇作的「古戲今演」,意義何在?導演陸愛玲認為,一味企圖原戲重現是沒有意義的,她要走美感、象徵的路線,給現代人一個階梯去了解。詩的感受,是她意欲建立的基調。符號化的手勢、姿態化的動作、詩化的語言,是她所採用的手段。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費德兒.費德兒.Phèdres》
11月10〜12、17〜19日
國立藝術學院表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PAR表演藝術》 第95期 / 2000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