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印象手记NOTE OF PHOTOGRAPHER
焦点
新秀登场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在世界的座标上重看巴赫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9
- 巴洛克之外的巴赫传奇 巴洛克与巴赫之间的和谐与不和谐音 / 文字 陈汉金(巴黎第四大学音乐学博士、东吴大学音乐系教授) / 20
- 不属於德意志,巴赫属於全世界 想像一条音乐与文化的路径 / 文字 南方朔(文化评论家) / 25
- 「普世」巴赫,圣者与平凡的新图像 从历史看巴赫的宗教经验与创作 / 文字 吴家恒(英国爱丁堡大学音乐学硕士) / 29
- 打开当代巴赫诠释史 二十世纪的巴赫印象 / 文字 颜涵?(音乐文字工作者) / 34
- 巴赫无疆界二十世纪,巴赫变奏 「玩」巴赫的几种方法 / 文字 赖伟峰(媒体工作者) / 42
- 巴赫的台湾跨界经验 / 文字 黄俊铭(本刊编辑) / 44
研讨会
回想与回响 Echo
- 悠游亚太艺术,传统与文明之间 参加「亚太传统艺术论坛」有感 / 文字 颜绿芬(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音乐学博士、国立艺术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 50
- 宛纺人生长纱,画映人生欲狂 看喜多流的能剧《黑冢》 / 文字 李永炽(台大历史系教授) / 52
- 奠基於「传统」艺术的身体表演现实 印度卡拉曼达拉姆艺术学院卡达卡里剧团与达卡夏.雪斯现代舞团观后感 / 文字 赵绮芳(英国瑟瑞Surrey大学舞蹈人类学博士候选人) / 54
- 每个人都有一段「我的故事」 看《她的小说.我的故事》 / 文字 林芳玫(青辅会主委,传播学者) / 58
- 看「谁」在说话? 谈《谁杀了国王》的改编与演出 / 文字 林?南(师大英语系助理教授) / 60
- 且让明星归明星 看杨丽花歌仔戏在国家戏剧院 / 文字 施如芳(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 / 62
- 巫婆的魔法扫把 法国编舞家菲利普.迪库佛与其异想世界 / 文字 简秀珍(巴黎第七大学远东研究所博士,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助理教授) / 66
- 「异色莲想」与「意识联想」 看台北民族舞团《异色联想-艺色联想》 / 文字 郑仕一(康宁护理专科学校推广中心主任) /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