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总监系列第一响「狂喜之诗」 结合慈善共谱爱与感动
国家交响乐团本周末举办「总监系列」首场音乐会「狂喜之诗」,邀请深受台湾乐迷喜爱的德国大提琴家杨.沃格勒演出大提琴曲目中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2017万海慈善音乐飨宴 NSO 总监系列《狂喜之诗》
9/23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甫以莫札特三首交响曲成功开启新乐季的国家交响乐团,将再次在音乐总监吕绍嘉的带领下於本周末登场「总监系列」首场音乐会「狂喜之诗」,邀请深受台湾乐迷喜爱的德国大提琴家杨.沃格勒(Jan Vogler)演出大提琴曲目中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同场另有超过百人编制的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及以古典为外衣,内藏叛思、戏谑的浦罗柯菲夫《古典》交响曲。这场音乐会是与万海航运慈善基金会合作,为协助中小型社福团体募资,所有售票收入将全数纳入「让爱闪耀」劝募专案,赋予音乐更深层的意义。
音乐会以原住民族委员会委创王怡雯新作《卑南庆典》的世界首演展开,乐思从仿如田野间徐徐波动草海与鸟鸣而起,以感谢祖先祭颂庆典情境结束;随后由第二次与NSO合作的大提琴名家杨.沃格勒演出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沃格勒廿岁即获聘为德勒斯登国立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是乐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声部首席;在离开乐团工作后,沃格勒除了独奏、协奏、室内乐及跨界演出外,也担任德勒斯登音乐节音乐总监及他创办的莫里兹堡音乐节的艺术总监。对於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沃格勒说:「我从十四岁起就迫不及待想学这首曲子。不过,当时我的老师认为我太年轻,无法理解这首曲子……」直到十七岁才得到老师的准许开始练习,他自认直到近四十岁才真正理解这首曲子。沃格勒期待在吕总监的合作下,带给听众充满波西米亚风情与美国性格的乐风。
音乐会下半场由两位俄国作曲家展开较劲,其中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把乐团用到「极致」,超过百人的编制,运用「神秘和弦」开展全曲,模糊节奏和延展旋律令听者置身无边无际的声音之海,彷佛没有开始也可以没有结束。当然,还有那不可思议、迷离魔幻的声响色彩,冒险的和声堆砌壮丽颠峰的管弦乐,到最后向上升腾,如临狂喜。吕绍嘉表示:「斯克里亚宾以『神秘和弦』及『音乐色彩论』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一种交响美学,若非早逝,他绝对能与西方的管弦乐大师分庭抗礼,甚至改变音乐史。」而晚了此曲十年,浦罗柯菲夫所创作的《古典》交响曲,却回头以戏谑的语法写下对古典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