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社《安娜与齐的故事》 聚焦伴侣关系
创作社《安娜与齐的故事》,由国家文艺奖得主纪蔚然最新创作,聚焦伴侣关系探讨爱。这次与情感细腻、手法魔幻诗意的导演符宏征联手,描绘出人世间最复杂又微妙的感情。
创作社第26号作品《安娜与齐的故事》
11/11 19:30 11/12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创作社《安娜与齐的故事》,由国家文艺奖得主纪蔚然最新创作,幽默拍案的对白一如以往,不只反应他独有的社会观察,更於当中聚焦伴侣关系探讨爱。这次与情感细腻、手法魔幻诗意的导演符宏征联手,描绘出人世间最复杂又微妙的感情。
当代著名哲学家巴迪乌在《赞美爱》(In Praise of Love)一书中说:「爱,是两人场景(a scene of two),不是你侬我侬合而为一,而是两人一同面对属於两个独立个体的情境,是1+1=2。」但纪蔚然却认为没有那么简单,当两人因爱情而生活在一起,无论组合是男女、男男、女女,双方都会感受到分裂不一的状态,不止在於两人间的差异,不管是生活或思想方面,也同时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无可妥协的自我,「这道数学题的正确解法或许是:1+1=3。」
因此,纪蔚然以此概念发想,描写安娜和她先生老齐这对夫妻的故事。「安娜与齐」是「无政府状态」(anarchy,或译「安那其」)的谐音,藉此指向两人之间永无止境的差异与冲突,以及无法抹灭的爱。纪蔚然说:「我不想写财务纠纷或个性不合,也不想写欲求不满或出轨,更不想写孤寂、异化、物化、死亡本能、毁灭基因等被廿世纪写烂、被法国哲学家巴迪乌点名早该作废的题材。」他觉得一旦涉及艺术,似乎不该一味地复制它们而不思索其他面向,除了背叛与疏离,夫妻与爱情(或人世间)应该还有更值得探索挖掘的地方,「在标榜创新的年代,最陈腐的有时反而是最生鲜。」
纪蔚然提到,「戏剧每次谈到爱都那么滥情,我的作品虽然感觉都没有爱,但我能证明我可以谈爱,而且这一次想要挑战的是,可不可以用我的方式谈爱。」他说,夫妻的中的「无政府状态」,很多人都会误解是街头丢炸弹,世界是没政府的状态;但「无政府状态」最初定义是打破所有的界线,突破所有的层级,没有什么身分差别,变成一个类似乌托邦,什么都可以发生的状态。当安娜出现这个状态,对於她自己或是这段婚姻,有没有可能把自以为的界线拿掉,夫妻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形,是危机还是转机,就看这一对夫妻如何去处理。
「女主角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可能是因为心锁住了(连结恐慌),内在状态也封锁在一个小房间中,时而混乱、时而荒芜。」导演符宏征看到剧本后这样认为,剧本中舞台指示很确定地要求一个旋转舞台来表现整出戏,他认为这样旋转开阔的舞台将与安娜封闭的心理状态呈现出强烈反差,而剧本中虚虚实实的情况,其他角色的多种运用与扮演,将这出探讨伴侣关系的戏,更加丰富立体,视觉与听觉也更加多元。
「这次的戏把我们习惯的西方戏剧张力拿掉了,纪老师在实验一种如果把这些张力拿掉了,戏还可以怎么发展?因此,这剧本等於提出一个难题,在视觉、节奏、音乐甚至服装上都有一些巧思,让看似不太有张力的平凡夫妻间彷佛有一种慢慢发散出来动人的地方,并且不露痕迹、节奏精准的诠释出来。」符宏征表示,全剧没有暗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动,让情绪能量非常巧妙的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