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剧场设计展 台湾设计师大放异彩
第四届世界剧场设计展七月一日开幕,此次共颁出专业设计师及新锐设计师各设计类别奖项共十二金十二银十三铜,台湾设计师囊括五金二银三铜,金牌数量居冠。
第四届剧场设计展
7/1-9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INFO www.wsd2017.com
第四届世界剧场设计展(World Stage Design, WSD)自七月一日於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开幕,短短五天吸引近七千人次参观。此次共颁出专业设计师及新锐设计师各设计类别奖项共十二金十二银十三铜,台湾设计师囊括五金二银三铜,金牌数量居冠。
世界剧场设计展是「国际舞台美术家、剧场建筑师暨剧场技术师组织」(简称OISTAT国际剧场组织)与各国会员中心共同主办的全球性剧场设计竞赛与展览,与布拉格剧场设计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ing Design and Space,简称PQ)分别间隔两年,亦是每四年举行一次。PQ与WSD是目前国际级剧场设计竞赛两大主要展演场域。不同於布拉格剧场设计四年展以国家/区域为参赛单位,且需根据指定主题规画国家/区域展场的设计作品,WSD却是全世界唯一以剧场设计师个人、交流与竞赛为主的大型展览参展。秉持鼓励杰出剧场设计的理念,开放全球各领域剧场设计师报名,成为剧场界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
本次徵件是世界剧场设计展自二○○五年举行以来,首次分设专业设计师及新锐设计师二组,初选报名於二○一六年九月底完成徵件,共有来自全球五十二个国家,六百六十件作品投件,由国际初选评审团选出一百八十件作品,经第二阶段报名及以最终完成布展者数量计算,共展出来自卅五国一百六十八件作品。
复选评审共分二阶段,第一阶段由各类别评审先以勾选方式,超过半数评审同意的作品列入给奖名单,评审再就给奖名单分别予以名次的排序,最终决定金银铜奖项。复选评审共计十人,分为二组,其中五人为核心评审团,须评选各项目的所有作品,这五人为来自美国的Kevin Rigdon、英国的Kate Burnett、墨西哥Eloise Kazan、英国的Sophie Jump及台湾的林克华。另五人分别为特定项目评审,加入核心评审群共同评选,分别为服装类别评审Igor Roussanoff(美国籍)、投影与多媒体类别评审王俊杰(台湾)、舞台及空间设计类别评审刘杏林(中国)、灯光设计类别评审Henk van der Geest(荷兰)及声音设计类别评审Joseph Pino(美国)。
评审多数认为,新锐组的设计作品非常精采,跳脱传统剧场的概念,非常跨界,是新趋势的设计方向。也因为作品非常多元与不同,评审给奖的时候非常纠结,恨不得可以多颁发几个奖项,以免遗珠之憾。但其中新锐组的空间设计作品因入选件数不多,对於空间设计运用不够成熟,因此本项目金银铜奖皆从缺。专业组设计作品,各设计项目界线比较清楚,整体来说,专业组的服装及灯光设计,多元与丰富,但也看见向流行文化倾斜的趋势,如专业组灯光设计师金奖得主邓振威,他以《百年孤寂》、《小夜曲》两个表演制作入选,两个作品都精采,最终评审考量《百年孤寂》为户外地景演出,总合许多设计成分,不全然只有灯光设计,而《小夜曲》却因灯光设计烘托出整个演出空间及氛围,因此由《小夜曲》为邓振威拿下金奖。
在评审的过程中,评审也纷纷提出,在一个现代多元的表演环境里,要定义成不同的设计项目,其实非常勉强与困难,传统的剧场设计分类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论从OISTAT国际组织、PQ(布拉格剧场设计四年展)及世界剧场设计展,当初从传统剧场美术出发的分类,现在都会遇到很多问题,目前的竞赛项目会窄化设计师的发展。如在专业设计师组的投影及多媒体项目,剧场投影设计《十三声》及户外光雕作品《Luxor in Reflection》放在一起评审,也让评审很纠结。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7年6月号「话题追踪」〈无极限的剧场想像 让世界走向台湾! 「2017世界剧场设计展」在台北〉〈剧场设计的艺术盛宴——剧场艺术节(Scenofest)〉〈咬牙办展 让台湾作品与世界争辉〉;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