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跨剧团《蜜莉安的诡计》 法国闹剧南岛歌舞版
黑眼睛跨剧团以台湾新住民为主题的新作《蜜莉安的诡计》,以闹剧的形式,加上不时穿插的歌舞片段,特别在台北花博公园免费演出,让艺术更贴近观众,呈现完全不同的喜剧氛围。
2016国际剧场艺术节-黑眼睛跨剧团《蜜莉安的诡计》
10/29-30 13:00 16:00
台北 花博公园美术园区迎客坊
INFO 02-33939888
黑眼睛跨剧团以台湾新住民为主题的新作《蜜莉安的诡计》,以闹剧的形式,加上不时穿插的歌舞片段,特别在台北花博公园美术园区迎客坊户外免费演出,让艺术更贴近观众,呈现完全不同的喜剧氛围。
「从一开始想要以台湾新住民为主题时,就决定选用莫里哀这个剧本。」导演鸿鸿表示,台湾主流剧场多半热衷将世界名剧通俗化,以「经典风格」的喜剧演出方式处理剧本,对比欧陆剧场擅长用莫里哀的喜剧手法来挖掘,并且犀利批判社会面向的做法完全不同;再加上他受到阳光剧团到阿富汗带领戏剧工作坊时,采用义大利即兴喜剧的面具与情境训练,诱导当地人呈现社会问题的启示,因此,他这次决定选用莫里哀晚期最具闹剧色彩的的喜剧《司卡班的诡计》改编而成的台湾版《蜜莉安的诡计》,希望用闹剧的手法呈现台湾当代社会议题。
这出《蜜莉安的诡计》找来八位女性演员,特邀台湾剧场演员程钰婷及朱倩仪、以及甫从法国菲利浦高堤耶国际表演学校修习回来的曾筱庭、编舞家余彦芳、来自印尼的温蒂、越南的陈秋柳及其女儿郑琬喧,还有原住民林筱骏(珍珠)一起串演八个角色,疯狂的喜剧表演诠释,绝对让大家开怀大笑。
戏中大胆的闹剧手法,不只多语交错,还穿插越南传统舞蹈、印尼宫廷舞、台湾原住民歌唱等多种元素,载歌载舞的呈现,散发出浓浓的东南亚文化质感。鸿鸿不讳言,排戏碰到最大的困难,在於如何协调这群来自於不同种族、语言、文化背景的演员、舞者、素人及歌手,由於每个人所受的表演训练不同,因此,不只半年前就开始排练,戏中演员程钰婷还兼任表演指导,余彦芳则任动作指导,希望找出彼此默契,以及相互配合的方式。另一个困难点,则是在於嬉闹喜剧的表演手法与呈现真实的分寸拿捏,如何在嬉笑怒骂中忠实反映出社会现况,引导观众反思。
除了八位来自不同背景、风格迥异的演员激荡出火花外,本剧视觉设计元素更是展现出多国文化交融,其中最大的特色在於角色的面具制作。与鸿鸿合作已久的造型设计陈玉玫表示,为这出戏所有演员的造型可说是下足功夫,从莫里哀时代喜剧背景、义大利的Pulcinella面具偶戏、东南亚传统服饰到仪式舞蹈风格等背景资料研读,甚至参考日本、东南亚、非洲等面具设计在风格及使用上的特殊意义等,特别为每个角色量身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造型。
鸿鸿说,对於演员们来说,使用面具表演特别具挑战,从如何熟悉戴面具,到运用肢体及声音表现角色而非用表情,演员们都花了相当多时间揣摩与适应。这出由东南亚杂糅台湾的风格的喜剧,更让鸿鸿直言:「我相信全世界没有一个人会这样做莫里哀!」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6年10月号艺活志专题「艺术新住民上菜!舞台后的家乡味」〈《蜜莉安的诡计》演员温蒂的印尼沙拉Gado Gado〉〈《蜜莉安的诡计》演员陈秋柳的越南3D果冻〉;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