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下的囚犯》 无人机与舞者来回穿梭时空影像

《火炬下的囚犯》重新诠释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以科技导入,试图用程式码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并与人类的身影对话,辅以高速摄影机辨识四轴无人机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由无人机与舞者共同领衔主演的《火炬下的囚犯》,打破室内剧场空间限制,大胆运用无人机担纲演出,并搭配即时传输现场空拍影像,让每位观众都可能是演出的一部分。

2016第七届数位艺术表演奖首奖演出《火炬下的囚犯》

10/21-22  19:45  10/23  14:45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77360708

由无人机与舞者共同领衔主演的《火炬下的囚犯》,打破室内剧场空间限制,大胆运用无人机担纲演出,并搭配即时传输现场空拍影像,让每位观众都可能是演出的一部分。

《火炬下的囚犯》是团队「游牧行星」的第二号作品,也是今年数位艺术表演奖首奖作品,探讨在数位时代下监视器、智慧手机、社群网站、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是否让人无形中失去隐私,成为随时被监视的囚犯;然而,若真除去各种监视设备,心中的不安似乎又隐约而生。剧中以无人机扮演监视者的角色,与舞者共舞的画面,若即若离,从亲密至敌对,暗喻人类对科技的发展,抱著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

计画负责人、艺术总监陈依纯表示,《火炬下的囚犯》除了让无人机大秀演技外,并结合空拍设备、室内定位、即时影像与舞蹈演出,由无人机身上的空拍摄影机传输现场演出影像,透过电脑即时进行后制,呈现舞台后方。舞台设计则透过装置、舞台空间、观众与无人机等多重视角模式,让现场观众在真实与虚拟、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影像中来回穿梭,以富有创意的方式,营造奇幻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