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空间亲子舞剧再出击 《蓝骑士和白武士》搭起亲子沟通机会

《蓝骑士和白武士》以交工乐队〈菊花夜行军〉一曲作为背景,深入浅出探讨社会议题。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去年,舞蹈空间《不听话孩子的故事》大受欢迎,许多家长因演出内容找到和孩子们衍生创意对话的机会,因此激励舞团萌生推出续篇念头,十月起将全台巡演新作《蓝骑士和白武士》。

舞蹈空间X亲子计画「不听话孩子的故事」系列 2《蓝骑士和白武士》

10/28-29  14:30  新北市艺文中心演艺厅

11/3-4  19:30  11/4-5  14:30  11/7-8  19:30

台北市客家音乐戏剧中心2楼剧场

11/18  19:30  台中市屯区艺文中心演艺厅

11/22  19:30  中坜艺术馆音乐

11/25  19:30  花莲县文化局演艺堂演艺厅

INFO  02-27168888转115

去年,舞蹈空间《不听话孩子的故事》大受欢迎,连演十二场,许多家长因演出内容意外找到和孩子们衍生创意对话的机会,因此激励舞团萌生推出续篇念头,十月起将全台巡演新作《蓝骑士和白武士》。

某天,导演鸿鸿在孩子的保母家翻到作家小野的一本童话《蓝骑士和白武士》,唤起了他身为小男生时的许多想像,决定用为剧本参考。八段精采故事中,有对话、有场景,剧情是两位有世仇的主角蓝骑士和白武士,每年都约定在不同地点,用不同的方法比武决斗,从大雪纷飞的冬天比到艳阳高照的夏天,但总因为某种莫名奇妙的缘故无法分出胜负而顺延。

经过排练两个月,小野原著童话被鸿鸿以独特手法,不但成功的从平面转为立体化,还发展成为情节紧凑、花样百出的一部作品,不仅打破剧场舞蹈界线,也为亲子互动提供百般趣味,无形中让孩子藉著欣赏表演艺术,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创意。

鸿鸿表示,演出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故事中的蓝骑士与白武士每回不知为何而战的徒劳对决,除了是历经台湾教育体制养成的观者绝不陌生的竞争、比赛情节,文本中隐隐的政治意涵,也加入了多元民族、地主/农民、原住民/外来者等阶级、身分对立的元素,除了黄思农创作的音乐外,交工乐队知名歌曲〈菊花夜行军〉和西洋古典名曲〈斗牛士之歌〉也加入其中的多层对比。

既是一个新故事,鸿鸿这回希望能够更大胆、更自由,让剧场的游戏性和身体的动能来推展演出。他认为,「跟孩子学习,先放弃意义,随著想像冒险,我们也许能一起抵达不可知的远方。」

编舞家赖翠霜还是一如以往的「挑剔」,拿著剧本边读边碎念,觉得受到很大的箝制,但没多久就在剧本的对话与场景中,找到很多她可以「下手」之处。於是,她先把排练场的小巧拼地垫一个翻身就变成了大城堡,舞者们在城堡后忽隐忽现地舞动,制造出剧本中没有提到、但是非常切题的悬疑气氛;接著又把「水中大战」改成「水上芭蕾」,舞出大口呼吸又要展现力与美的姿态,解决了在地面上表现水境的难题。再来,为了配合〈菊花夜行军〉,她又编出一个花开遍地的「菊花舞」,显现出白武士「爱家爱土地」的亲民形象。

舞团艺术总监平珩希望透过结合各种表演型态、融入客家等多元文化元素,打造一个特别且更能亲近孩童与家长的表演场域。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7年10月号「企画特辑」〈混乱游戏室里 玩出幻想冒险 舞蹈空间舞团《不听话孩子的故事2—蓝骑士和白武士》〉;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