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庆打击乐团四大天王 与观众一起创造「第五种击声」
打击乐家吴思珊、何鸿棋、吴佩菁、黄?俨,本周将与朱宗庆打击乐团带来「第五种击声」,透过世界首演全新曲目,让观众看见四位击乐家的独特性格和舞台魅力。
2016 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 朱宗庆打击乐团「第五种击声」
3/18-19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国内外演出经历丰富的打击乐家吴思珊、何鸿棋、吴佩菁、黄?俨,本周将与朱宗庆打击乐团带来「第五种击声」,透过世界首演全新曲目,让观众看见四位击乐家的独特性格和舞台魅力,更邀请观众一起成为「戏」、「狂」、「美」、「技」之外的「第五种击声」。
「第五种击声」特别邀请知名作曲家张琼樱、洪千惠、林金丞、樱井弘二为四位打击乐家量身打造四首全新创作的击乐协奏曲目:《跳月》、《Formosa Latino》、《维纳斯》与《热带振荡效应》,透过作曲家精心创作及乐团成员的合奏,让不同乐器的特性各自发挥,展现出完美融合与创新的突破。
《跳月》由张琼璎创作,该曲目运用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及部分《圣经》中所提及的「月」,让主奏者结合说书者及骚人墨客的角色,运用中法文吟咏,让不同语韵穿梭回荡在各式击乐声中。吴思珊表示,《跳月》透过戏剧贯穿击乐,加入对白、走位及挥舞彩带的舞蹈动作,连喀擦喀擦的闪光灯声响都是作品中的创作灵感元素之一,非常特别。
洪千惠创作的曲目《Formosa Latino》,何鸿棋在演出当中将融入向阳的〈咬舌诗〉,一边击鼓、一边念唱。何鸿棋说,该曲目运用了康加鼓、拉丁小鼓、天巴鼓和巴西套鼓等多种鼓类乐器,藉由拉丁音乐中的生活元素融入口语的念唱,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台湾民谣〈思想起〉、〈天黑黑〉、〈点仔胶〉等,除了充分展现拉丁音乐的精神外,对於主奏者来说,尝试全新的演出形式更是一大挑战。
《维纳斯》则是林金丞藉由音乐会主题「第五种击声」,重新省思除了演奏者、乐器、视觉、肢体外与第五种击声的可能性。吴佩菁说,除了肢体、走位与灯光以外,在曲目的后半段,更设计与观众互动演出,与现场所有人一起创造有形无音的第五种击声。
《热带振荡效应》由作曲家樱井弘二创作,利用电子拾音器材搭配自身擅长的配乐制作与编曲,将拾音器视为一位能够不断更换音色的DJ,先将制作好的音色录制存在音源机中,再透过拾音器叫出已设定好之音色。黄?俨表示,本次《热带振荡效应》一共使用六台音源机、十二个拾音器、八十五个预录的音色与音乐段落,其中复杂的程度绝对超乎想像。
除了朱宗庆打击乐团四位打击乐家与乐团其他成员合奏完成四首世界首演作品备受瞩目外,打击乐团并安排两首经典作品以飨乐迷。其一是作曲家平义久(Yoshihisa Taira)的知名作品《希腊调式V》Hiophonie V,另一首是史蒂芬.惠布里(Stephen Whibley)强而有力且充满能量的《自由精神》Espiritu Libre,由朱宗庆打击乐团两位中生代演奏者林敬华、卢焕韦担任主奏,与另外八位团员组成小型协奏曲。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6年2月号「即将上场」〈朱宗庆打击乐团 四大天王各显特色 寻找「第五种击声」〉;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