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艾可舞团首度来台演出《哭泣贾依洛洛》、《Balabala》双舞作

印尼艾可舞团《哭泣贾伊洛洛》与《Balabala》双舞作,以传统舞蹈为根,阐释当代议题。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国家两厅院2017新点子舞展压轴演出,邀请受到荷兰、巴黎、柏林竞邀的印尼艾可舞团,演出编舞家艾可.苏布利阳托国际瞩目的双舞作《哭泣贾伊洛洛》、《Balabala》。

2017新点子舞展―印尼艾可舞团《哭泣贾伊洛洛》《Balabala

7/14-15  19:30  7/15-16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国家两厅院2017新点子舞展压轴演出,邀请受到荷兰、巴黎、柏林、鲁汶到安特卫普竞邀的印尼艾可舞团,演出编舞家艾可.苏布利阳托(Eko Supriyanto)国际瞩目的双舞作《哭泣贾伊洛洛》、《Balabala》。苏布利阳托说:「来到台湾,我非常期待能与台湾舞蹈圈有更多接触,期待多交流,讨论传统与现代如何重新做诠释,我乐意分享我使用的方法,如何以现代舞方式将传统放在作品里。」

艾可.苏布利阳托这个名字近年广泛见於世界各大舞蹈节及艺术节的演出清单上,受到欧洲及国际舞坛瞩目,从小学习爪哇宫廷舞蹈及印尼班卡席拉武术;成年后,他在三千位专业舞者的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巨星玛丹娜国际巡演的六名舞者之一,也因此成为印尼重要的国际巨星,并在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担任舞蹈顾问。纵横商业与艺术演出,艾可.苏布利阳托於二○○二年带著顶尖经验与养分回到家乡印尼发展,二○一四年收到一则来自东印尼偏乡贾伊洛洛的演出邀约,希望以艾可的明星光环号召贫困街童学舞,更藉由艺术节繁荣地方,贾伊洛洛的地方首长跟苏布利阳托说:「你在世界做了许多未知的事,为什么不放胆在自己的土地上,给自己一次机会去试试?」 於是,艾可开始了现代舞创作。

「贾伊洛洛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地方,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新鲜,也非常不熟悉,我很怕以爪哇的眼光加入这个地区创作,会带著殖民的色彩。因此,我特别跟首长说,需要一年时间在此地做深入研究,首长说: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要多久都可以。在这一年中,我发现这地区的年轻人对文化艺术并不重视,年轻人不是当军人、警察就是护士。在艺术节里,我的工作是与国中生、高中生共同做一个四百五十人的大制作。」 

苏布利阳托之后跟首长请求,他想邀请贾伊洛洛的舞者做一些小型制作,因此成立了艾可舞团,并创作了两个作品《哭泣贾伊洛洛》及《Balabala》,「较小型制作更有机会在国际上巡演,才能够让国际认识贾伊洛洛的地方,更进一步了解贾伊洛洛文化。」

《哭泣贾伊洛洛》是苏布利阳托花了两年时间深入研究印尼东部偏乡贾伊洛洛地区及其海面下珊瑚礁的美丽作品。观光正威胁著这片以往未经开发的处女地,苏布利阳托领悟到当地社区和深潜活动不应只为吸引观光客,并开始投注大量心力在贾伊洛洛这块土地,他以《哭泣贾伊洛洛》作品探讨此议题,挑选当地年轻男性共同参与这出现代舞作品,探讨「宁静观光」的可能性(注:宁静观光系指观光客以友善环境的方式造访景点,并以乐活养生的方式度假)。舞作中七名男身穿红色短裤模仿鱼群,提醒人们大自然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期待海洋生态愈合,珊瑚礁不再崩解,鱼群再次回归,水之神灵复元。这出舞作,不仅是演出内容精采动人,舞者旺盛的活力和专注力更为吸引观众目光,舞者们展现十分罕见又令人激动的内在精神及风格,为《哭泣贾伊洛洛》注入了新生命。 

二○一六年十一月,苏布利阳托为五位同样来自印尼贾伊洛洛的年轻女舞者创作舞作《Balabala》,为东印尼偏远地区女性发声的作品。舞作以缓慢的舞步展开充满韵律的连串动作,营造出充满力量的形象。《Balabala》这支舞希望让人在嘈杂日常中,得到可以喘息的空间,也展现出印尼偏远地区,女性的潜力及创造力。舞作中以印尼班卡席拉武术中的九向原理作为基石,刻画出印尼女性的多重角色。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7年7月号「即将上场」〈印尼艾可舞团 从传统走来 苏布里扬托 跨界脚步反思当代〉;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