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厅院售票系统2013-2018年消费行为报告 30、40世代都会区女性购票火力直攀
国内最主要艺文票券销售平台「两厅院售票系统」,今年委托国立交通大学统计学研究所分析2013-2018年艺文票券销售资料,透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国内艺文消费样貌及产业发展趋势。
两厅院售票系统2013-2018年消费行为分析发布
4/30 14:00
国家戏剧院四楼交谊厅
国内最主要艺文票券销售平台「两厅院售票系统」,今年委托国立交通大学统计学研究所分析2013-2018年艺文票券销售资料,透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国内艺文消费样貌及产业发展趋势。
本次统计调查对象为两厅院售票系统「购票会员」与「销售节目」,统计标的包括售票趋势变化、购票者样貌及消费行为、新场馆崛起艺文人口流动观察等主题,另外也整理2018年票券销售TOP10,一窥各类别最多观众参与的节目排行榜。
本次委托国立交通大学统计学研究所分析之外,同步邀请表演艺术产业界、节目行销同业、社会观察代表一起参与议题构思,并於五月八日举办数据分享交流,透过销售节目的趋势变化与消费行为,延伸艺文数据更多面向讨论,期望为场馆或艺文团队带来具体助益与参考。
综观2013-2018年两厅院售票系统表演数据,显示年均售出186万张票券、演出场次6,560场、年均票房达12亿元台币。以总产值分析,2018年达12.7亿元,较2017年增加469万元,成长0.4%;场次方面,2018年总场次为7,060场,较2017年增加359场,成长5%;另,2018年售票数为186万张,较2017年减少6302张,略降0.3%的幅度。而以节目类别统计,戏剧类节目年总产值占比达五成;音乐类节目年总产值与场次则逐年稳定增长,2018年音乐剧类型节目总票房近1.46亿,场次达246场,占总场次3.48%,较2017年成长率达14.42%,其票房产值及场次为近六年最高。
购票会员多数为30-44岁女性,居住地区高度集中於六都,双北地区会员则占全体购票会员数50%,其次台中10%、高雄8%、桃园7%、台南5%。进一步解析会员年均消费能量指标发现四大数值,49%购票会员年消费<$2,999、54%年度购票张数>3张、65%年度购票行为仅1次、84%只购买单一种类节目。
从男女年龄阶段观察到不同的消费行为偏好,30岁之前以戏剧类节目最受欢迎,30-44岁则为主力购票群,其购票人数与票数占全体5成,而35岁开始,男性於音乐节目购买比例逐年增加,女性则於45岁后,单次购票1张的比例渐增。
会员购票时间分布无论是节目启售首周、次周甚至演出当周,购票时间皆相对集中於中午12点至下午1点及晚上11点至12点,明显呈现民众购物多於午休及睡前购物的消费习惯。
近三年中南部场馆陆续开幕,带动当地或跨区的艺文人口流动与否一直是近年艺文市场观察重点。营运时间距今逾一年场馆的台中国家歌剧院开幕前后,无论是台中当地或来自其他地区的艺文观众皆有增加,以双北增加较多,相对台中地区的其他艺文馆所,台中国家歌剧院开幕所带来的外溢效果,的确带动当地其他馆所的艺文人口流动。另,屏东演艺厅开幕后,来自屏东当地的艺文观众增加较多,其次来自其他地区的观众则以高雄为主;相对屏东其他馆所,演艺厅开幕后,屏东当地观众略增,但来自其他地区观众则略有下滑。而於2018年底正式开幕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因本次统计期间样本数不足,未纳入分析,两厅院售票系统将持续收集数据。
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刘怡汝表示,目前两厅院售票系统或许尚未能涵盖全台湾?一场演出的售票资料,但的确可以综观台湾表演艺术票房的概略面貌,希望透过客观的角度由数字出发,检讨过去、思考现在并预测未来。
国立交通大学统计学研究所助理教授高竹岚则认为,透过分析两厅院售票系统资料,一窥台湾当前表演艺术产业的总体发展,资料虽仅限於两厅院售票系统节目与会员,但身为全台最大艺文票券售票平台,自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如何透过数据,进一步协助台湾表演艺术团队与产业的发展,或许是关注台湾表演艺术生态的人,值得一起努力思考的问题。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9年5月号焦点专题「云淡风清,还是愈「演」愈烈?两厅院售票系统2013-2018分析报告」;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