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火烧庄:最终抉择》 探讨战争本质与人性
六堆客家原生团队「哈旗鼓文化艺术团」在深耕客家表演艺术十五年后,今年推出原创制作《1895火烧庄:最终抉择》,在客家委员会大力支持下,特别邀集现代剧场资深创作及制作团队,透过现代视角和观点探讨战争本质与人性。
《1895火烧庄:最终抉择》
6/8 19:30 6/9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六堆客家原生团队「哈旗鼓文化艺术团」在深耕客家表演艺术十五年后,今年推出原创制作《1895火烧庄:最终抉择》,在客家委员会大力支持下,特别邀集现代剧场资深创作及制作团队,透过现代视角和观点探讨战争本质与人性。
一八九五年,火烧庄(今屏东县长治乡长兴村)的六堆义勇军为了保卫家国,奋力抵抗前来接收台湾的日本军队,但在战力悬殊之下,全村被日军炮弹轰炸陷入火海,最终败退,史称「火烧庄之役」。
哈旗鼓文化艺术团历经长期文献考究及文化采风,尝试摆脱既有官方说法和文献局限,以「文化艺术化」的实践风格於二Ο一五年首度发表《1895火烧庄》。今年全新制作的《1895火烧庄:最终抉择》,邀请编剧王靖敦重新阅读史实,加入现代叙事重新编剧,大胆采用穿越元素,巧妙堆叠出不同世代的人们在面临现实困境时的共感,以及过程中一连串的选择困难。
故事在一个现代的图书馆展开,五位年轻人组成的新创团队,正设计著一款以一八九五年「火烧庄之役」为题材的桌上游戏,他们在试玩的过程中,必须一步步为自己扮演的古人角色设身处地,做出各种抉择;而当他们回到生活中,又要面对各自在家庭、职场、伴侣关系间遇到的种种处境。
剧中现代与古代场景并置,演员们更一人分饰两角,穿梭在一八九五年与二Ο一九年之间。导演符宏征与李明哲以写实为基底,以写意穿流古今时空,从人性出发,不带意识上的批判与论断,偕同资深设计团队,包括舞台刘达伦、影像叶荫龙、音乐柯智豪、歌曲张圣洁、服装林恒正、灯光郭建豪、舞蹈董怡芬与曾鼎凯,在客家精神意涵下,混搭无色极简与繁复瑰丽,牵动一八九五年与二Ο一九年时空叙事与人物情感的对映穿梭。
《1895火烧庄:最终抉择》不只在重现日治初期客家人最惨痛的一场战役,更重要的是透过历史跟现代对话。哈旗鼓文化艺术团团长李荣丰表示,这是哈旗鼓首次与现代剧场合作,有许多创新的尝试,大河剧除了历史的重现应有其更积极的意义,即是广泛的引起共鸣,他希望让更多人认识这段历史,鉴古知今,转身面向所处的当下时,更有力量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抉择。
客家委员会主委李永得表示,「哈旗鼓」是客委会全力扶植的指标性团体之一,也是第一个南部六堆社团走上国家级艺术殿堂演出自己六堆故事的团队,一八九五「乙未战争」是台湾重要的一页历史篇章,那是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一场用生命守护价值理念的战争。此外,尽管客委会扶植艺文团队不遗余力,但对於创作则抱持著绝对尊重的态度,期待可以全然体现创作团体思维与艺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