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以情织曲.谜样人生X柴可夫斯基

从「搪瓷娃娃」到「悲怆大师」 拨开柴可夫斯基的生平迷雾

柴可夫斯基与家人摄於1848年,左一即为柴可夫斯基。 (本刊资料室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柴可夫斯基害羞而敏感的个性,让他在大众面前容易神经紧张。而因为从小就表现出高度的神经质与想像力,对於周遭的人、事、物有异於常人的感受,他的家庭教师芳妮便曾说他是个「搪瓷娃娃」。而这忧郁的特质却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特色,使得他的音乐更直接地撼动听者们的心,进而以「悲怆大师」的名号取而代之。

NSO「发现柴可夫斯基」系列

1—致最亲密的朋友

9/9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吕绍嘉  钢琴/罗杰.穆拉洛

2—美丽的回忆

9/30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汉斯・洛特曼  钢琴/波哥雷里奇

3—悲怆绝响

10/14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简文彬  小提琴/李宜锦

4—爱恋迷情

11/18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叶咏诗  大提琴/朱利安.洛伊韦伯

5—田园时光

12/9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尼可莱.阿雷席夫  定音鼓/连雅文

6—冬日之梦

2008/1/13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简文彬  钢琴/薇莎拉丝

7—迈向光明

2008/3/9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鲁道夫.巴夏

8—纯真年代

2008/4/20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简文彬  长笛/安德石  竖琴/解

9—挥洒奔腾

2008/5/11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亚历山大.维德尼可夫  小提琴/明兹

10—情.诗.交响

2008/6/15   2: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指挥/吕绍嘉  大提琴/王健

INFO 02-33939888

《PAR表演艺术》 第176期 / 2007年08月号

《PAR表演艺术》杂志 ? 176期 / 2007年0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