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假温和犀牛的 msn私密对谈 黎焕雄的焦虑vs.孟京辉的骄情
都是中文系出身的剧场导演,都是金牛座,都早早就在小剧场里呐喊与翻滚,抱著「前卫」与「先锋」的刺冠,他们曾经是两岸冲撞体制的小犀牛。小犀牛迈入中年,如今是两岸话剧界最红的青年导演,搞一出戏,既妄想著要撒野(创意),又斟酌著如何撒娇(票房),站在创作与市场的天平上,黎焕雄与孟京辉惺惺相惜。
黎焕雄,成立「河左岸剧团」(1985年),为台湾八○年代小剧场运动中的标竿团体之一。擅长於处理音乐及视觉元素的舞台张力,剧场呈现诗意风格,早期作品如《闯入者》、《兀自照耀的太阳》、《迷走地图》系列等,呈现强烈的社会关怀。三十岁至四十岁任职跨国唱片公司EMI,四十岁成为专业剧场人,知名导演作品包括创作社《夜夜夜麻》(1997) 、《几米地下铁--一个音乐的旅程》(2003)、NSO歌剧系列《诺玛》(2005)及河左岸剧团的《燃烧的地图》(2004)等。今年秋天将导几米作品《幸运儿》。
孟京辉,在北京成立《穿帮剧团》(1992),创团作《思凡、双下山》便因形式上过於前卫而险遭禁演,作品「不是将传统作品随意翻转,就是将经典大解八块,然后在嬉闹讽谑的滑稽模仿中将其解构。」(大陆著名剧评人林克欢语),追求形式感和风格化,其独特的剧场魅力,使他成?当今中国实验先锋戏剧的金字招牌。二○○○年孟京辉主编出版《先锋戏剧档案》一书,半年内再版三次,使中国的先锋艺术成?当代时尚。知名作品包括《我爱XXX》、《阿Q同志》,《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盗版浮士德》、《臭虫》,及三月即将在香港艺术节首演的《琥珀》。
美国当代诗人佛洛斯特在知名的诗作《未曾选择的那条路》The road not taken有中一段:「黄树林里分叉两条路,我选择了较少人走的那一条,而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从愤怒的剧场青年,成为迎往、穿梭在消费时代里的青年导演,曾经他们都选了一条人少的路,是路改变了?还是人改变了?这场私密对话呈现了两位导演前中年期的浪漫与焦虑。(卢健英)
《PAR表演艺术》 第146期 / 2005年0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