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後雨傘劇場」的理想初衷與現實沉澱 運動過後的香港劇場創作

原創音樂劇《天堂之後》是第一齣把「雨傘運動」事件搬上舞台的作品。 (Yankov Wong 攝 演戲家族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去年要求「真普選」的「雨傘革命」,為香港社會掀起了公民覺醒與爭取權利的風潮,也成為劇場中專注的創作主題。觀察這些劇作,可以看到創作者如何轉化運動的經驗與思考的深度,而創作人如何把自己的情緒、見解、立場和姿態沉澱為材料,透過劇場手段去處理、分析與思考,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特別是在這個充斥著躁動聲音與情緒氾濫的年代,創作人可能先要先具備一種「評論」的角度審視現實,讓作品的寬度和深度可以跨越更遠。

《PAR表演藝術》 第271期 / 2015年07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71期 / 2015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