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扫描

PAR / 第239期 / 2012年11月号

葛拉夫曼的左手 铺展音乐奇迹

看到桌上放著半杯水,你的直觉是「只」有半杯,还是「还有半杯」? 对於演奏家来说,双手是演奏生涯中最重要的工具,但命运的捉弄,让事业处在巅峰时期的钢琴家葛拉夫曼(G. Graffman)患了「肌张力不全」的毛病,导致右手无法受脑部灵活控制。但生性乐观的他却没有因此而气馁,不但开始接触摄影、旅游、美食美酒,更钻研左手曲目、邀请作曲家创作新曲,为左手钢琴演奏曲催生。拉威尔的《左手钢琴协奏曲》虽不是他的委创,却也是他的拿手曲目之一。 为左手创作的作品不少,但最经典的就是这首乐曲,由於必须以一只左手兼顾音色、并同时演奏多个声部线条,因此并不是每位钢琴家都能有这样的能力。而由於它丰富的内容,听起来并不会感觉单薄,反而时常忘记这是仅用一手弹奏的乐曲。 音乐会特邀曾任德国耶拿爱乐管弦乐团(Jenaer Philharmonie)音乐总监的可拉斯.米尔顿(N. Milton)跨刀指挥NSO,除演出《左手钢琴协奏曲》外,还有新锐李元贞的新作《间奏曲:商》。此曲以音乐探索各国家社会问题、历史事件及危机,令人不安的内心及感动,是作曲家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反映。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四兄弟组团 各献作品一起《开弓》

以「全台第一亲兄弟舞团」为号召,张家四兄弟——张坚豪、张坚志、张坚贵、张鹤千——都习舞、跳舞、以舞者为业,今年拆解姓氏「长弓」为团名,并首度推出创团公演,发表的五支作品皆由三兄弟编创(年纪最小、仍就学中的张鹤千除外),著实令人好奇这个舞蹈之家怎样形成?四兄弟又各自形成怎样的肢体和创作风格? 长子/艺术总监张坚豪曾与何晓玫、郑宗龙、黄翊等编舞家合作,编创《下一个》,透过与两位弟弟的共舞,介绍一家三人不同的身体特色和性格;和舞剧场、拉芳舞团合作过的次子/创意总监张坚志将带来全新作品《越马背》;老三张坚贵的创作力最旺盛、舞团也是在他推波助澜下成军,这次带来曾在「舞跃大地舞蹈创作比赛」获得年度大奖和优选奖的《格局》、《Red Idea》、《分.寸》等作,分别就空间、现代芭蕾融合戏剧性演出、将身体「乐器化」等不同形式进行创作,各异的编创角度和题材,令人对这个全员投入舞蹈的家族舞团充满新鲜的期待。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本月我要看 传奇昆曲《南柯梦》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大家熟知,杜丽娘白昼春梦一梦而亡;《紫钗记》写霍小玉与李益情事,剧中无梦,但原传奇小说霍小玉梦 一盒鞋,鞋、谐同音,作为伏笔;《邯郸记》写卢生被吕洞宾度化,店小二煮黄粱饭,卢生枕睡一梦,醒来黄粱饭刚熟,谓之黄粱梦;《南柯记》写淳于棼醉睡槐树 下,梦引入蚂蚁国,醒来始觉南柯一梦,立地成佛。 《南柯记》与《邯郸记》故事主体都在梦中境遇,《邯郸记》全境写官场现实入辟犀 利,《南柯记》却假托蚁兽之国,更显真幻难辨。从原著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到汤显祖改编《南柯记》,人蚁相同,皆不过营营求生,汲名好禄。想像自己进 入蚁穴,那是何种光景?以今日眼光来看,《南柯记》饶有卡夫卡变形意趣,也有拉美魔幻写实况味,剧中淳于感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更有白先勇托寓忆友 的美文互文。四梦皆极品之作,沧茫乱世,不看《南柯记》待看何?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本月我要看 NSO「爱听秋坟鬼唱诗:音乐鬼故事」

推荐「推广型音乐会」的确很奇怪,不过这真的是一看节目名称就引起我极大兴趣的音乐会,然后再看看可能的曲目及演出者,更是令人想一听究竟了。以鬼故事为 主题,多半需要几分胆识,一来你并不晓得作曲家当初写这些「闹鬼音乐」是否有其特别用意,甚至怨念(像咱们东方传统音乐,很多都有招魂的功能),会不会演 奏到一半突然出现谱上没有的音乐,那可真吓人。二来,若是选的这些鬼音乐本身没那么吓人,那该要如何自圆其说呢?主讲者焦元溥的导聆功力自是不在话下,而 他开出的希罕曲目及演出组合也足以摆平像我这样重口味的家伙,例如李斯特为钢琴与朗诵所写的鬼新郎传说《蕾诺儿》,例如张艾嘉+严俊杰的组合,都颇令人兴 奋。虽然鬼月早就过了,但谁晓得,鬼乐其实常常出现在你的CD唱盘里!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台湾纯弦」创团首演 再现得奖专辑曲目

林天吉、薛志璋、欧聪阳、欧阳慧儒、卓涵涵与李哲艺,这六位台湾演奏家个个在演奏领域上有显赫的成绩,但若将这些顶尖好手集合起来,将会是多么精湛的一个团体呢?虽然他们戏称:「所有成员的首席头衔加起来不下数十个。」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团员们不乏担任国内外首席的职务,国际演奏资历更是完整。尤其是团长李哲艺,即使以演奏竖琴为名,却创作过大量的作品,目前已有上百个专业团体与个人演奏过他的乐曲,包括柏林爱乐、汉堡交响乐团、香港爱乐等等。 「台湾纯弦」在李哲艺的号召下成立,难得的是,他们是一群音乐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演奏已经超过十年以上。团员共同录制的首张专辑《弦舞.台湾》收录台湾代表性歌谣及李哲艺根据台湾素材所创作的曲子,也为作曲家赢得了二○一一年金曲奖最佳作曲人的奖项。创团后的首度音乐会中,将重现专辑中的精采曲目,如皮耶佐拉《四首探戈历史》、《台北十景》、《野玫瑰》等,最值得期待的还有NSO首席弦乐团创团时的首演曲目《弦舞》,各声部的独奏乐段与对话,独奏家们的高超琴艺将让观众一饱耳福。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爱听秋坟鬼唱诗」 聆赏古典乐的「鬼腔鬼调」

鬼故事,总蕴含著人们无限的想像力,不但古今中外人人爱听,在艺术中,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不断表现著。为此,NSO音乐谘询焦元溥特别以音乐与文学的连结,规划一场以「鬼」为主题的讲座音乐会,在农历鬼月过后一起迎接西洋万圣节。 作曲家如何以音乐诠释鬼魅?焦元溥选了舒伯特的《魔王》、华格纳的〈期限已到了〉选自《漂泊的荷兰人》、伊撒意(E. Ysaÿe)的《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及李斯特的《雷诺儿》共四首作品为例,将作曲家的手法抽出、弹奏与解说。如此一来,什么样的音阶和调性代表阴暗?什么音响、音程与旋律来代表魔鬼与地域?那种阴冷悲凉、不寒而栗的效果究竟如何表现?都将一一在音乐会中剖析。特别的是,为了让观众贴切了解音乐与文字的巧妙交错,焦元溥顾及音乐速度与押韵,选择将《雷诺儿》的文字翻译为中文,除了精雕细琢之外,更邀请了演员张艾嘉前来担任本曲的朗诵角色。 虽然这场讲座音乐会只是在演奏厅进行,但演出人员却是「钻石组合」,除了主讲及朗诵之外,还有小提琴家李宜锦、男中音王凯蔚加上钢琴家严俊杰。最不可思议的是,演出者对讲座音乐会重视的程度让他们竟提前两个多月即开始排练。三百多人的小厅就像是个温馨的小聚会,而沙龙形式的鬼故事更适合一同促膝聆听。

PAR / 第238期 / 2012年10月号

「魔鬼的颤音」再访台 炫技乐曲震颤你的耳朵

涅曼尼亚.拉杜罗维奇(Nemanja Radulovic)是位塞尔维亚籍的天才小提琴家,现年才廿七岁的他已赢得安奈斯可音乐大赛、义大利克雷蒙纳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大赛汉诺威音乐大赛。二○○五年推出首张专辑即获法国Diapason杂志颁发的Diapason Découverte奖,并被欧洲艺术经纪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rtist Managers, MIDEM prize)选为「年度最佳新人」,与布拉格室内乐团灌录的两首孟德尔颂小提琴协奏曲,甫发表即登上iTunes与VirginMega网路下载排行榜第一名。 The Quartet Illico弦乐四重奏与拉杜罗维奇有著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二○○八加入低音提琴之后,脱胎换骨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六重奏,名为?魔鬼的颤音?(Devil’s Trills)。称为「魔鬼的颤音」并非浪得虚名,他们不但在隔年发行同名专辑便一举成名,乐团演出更在网路上获选为欧洲观众最期待的音乐会。去年首度访台在音乐厅掀起狂潮,今年将带来萨拉沙泰《流浪者之歌》、巴哈《夏康舞曲》、莫札特《慢板与轮旋曲》、圣桑《骷髅之舞》等深具技巧的乐曲,以?魔鬼的颤音?独特的编曲与舞台呈现。

PAR / 第237期 / 2012年09月号

《灵动运河》 舞动城市的流动记忆

每年皆有新创作演出的廖末喜舞蹈剧场,今年受台南文化中心邀请制作《灵动运河》,演出以台南运河为背景,并融入府城文化风情,透过结合多媒体的舞剧形式,为观众呈现出老运河的新意象。 台南运河自一九二二年开辟以来,除了负担输送物资的任务,也意外成为台南人情感的载体,提供精神的寄托,这曾经是台南人的骄傲;但随著府城的繁荣热闹,工商迅速发展,却使得秀丽美景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令人望之却步的污染,如同一个弃妇般,运河,默默地承载了城市的起落兴衰,纳尽了人间百态,曾几何时,人们却渐渐将它遗忘。 府城的历史故事随岁月光影照映於河上,人文风景在粼粼波光中闪耀,这是台南人的心灵安歇处,《灵动运河》用舞蹈将这条生命之河的「灵、气、韵、动」活跃於舞台上,以灵动的肢体与投射场景带领观众进入运河的情感记忆中,并唤起对环境的珍视,舞出城市灵魂之美。

PAR / 第237期 / 2012年09月号

本月我要看 黄翊.胡鉴《双黄线》

黄翊和周书毅、郑宗龙可说是台湾舞蹈界最亮眼的后起之秀。黄翊尤其以对於影像和科技的大胆探测,一再创下佳绩。只是,愈为概念先行,跳什么、怎么跳,却似 乎愈来愈不重要了。这一次他「返璞归真」,以「不插电」的方式逆向操作,只用一架钢琴、一桌日用品、两位舞者与一位音乐家,完成一支完整舞作。这种反省精 神再度带来惊喜。没错,对於逐渐崛起的创作者,累积风格辨识度尚且不及,何来反省的时间?黄翊的新作,证明我们对他可以有更高的期待。

PAR / 第237期 / 2012年09月号

本月我想看 明格斯爵士大乐团

早期学生生涯中,明格斯(Charles Mingus)一直是我反覆聆听的音乐家。除了低音大提琴、钢琴,他还是一位独树一格的作曲家。音乐作品与他鲜明直率、阴郁低沉的个性相仿,错综复杂的旋 律、强烈浓郁的和声、质地忧郁的即兴语句都足以让人竖起耳朵,聆听并咀嚼爵士传奇大师的精髓所在。 因血统的关系,明格斯强烈的政治与社会意识也展现在他的音乐作品当中,情感与批判的表达展露无遗。The Black Saint and his Sinner Lady、Blues and Roots与Mingus Ah Um是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作品,而他尘封多年的自传Beneeththe Underdog或许并未完全真实呈现,但也可看出他逗弄玩世的性格。两厅院夏日爵士音乐派对的节目「明格斯爵士大乐团 Mingus Big Band」将带来明格斯的音乐精神,绝对值得我们再次一睹廿世纪大师的绝伦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