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扫描
PAR / 第237期 / 2012年09月号
「亚洲相遇」 映照跨文化的现实
「亚洲相遇」计画(Asia Meets Asia)始於一九九七年,由东京DA.M剧团艺术总监大桥宏发起,是一个跨越亚洲表演艺术文化的平台。台湾的身体气象馆自二○○一年起参与该合作计画,陆续与香港、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尼等地区的非主流剧团,进行跨文化交流。在经济萧条与天灾、战祸狂暴的冲击之下,「亚洲相遇」计画与亚洲地区和其当下艺术文化的现况紧紧相扣,突显前卫与积极的意义。今年将推出由东京「森下剧场」演出的《狂人日记》,以及由香港「撞剧团」与「DA.M剧团」合作的《梦难承6–希望》UD6: Hope。 《狂人日记》以鲁迅同名小说为文本,并辅以鲁迅其他小说之阅读印象,建构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人吃人」的意象。作品延续鲁迅精神,并开发出新角度,创造出完全不同於刻板印象中的新鲁迅;用身体、影像、音乐及诗的语言,超越文化隔阂,形塑出混沌世界中「人」的意象。《梦难承6》从家庭、社群、历史中寻找记忆,透过诗歌、照片、动作、对白、独语,拼接为一跨文化的叙事策略,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彰显个体特质与群体状态的变化。
PAR / 第237期 / 2012年09月号
阿卡多 演绎帕格尼尼经典「魔音」
在睽违十多年后,义大利国宝级小提琴大师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再次访台,这将会是他七十寿诞后的一个重要演出。此次演出以「经典」和「炫技」区分,除了让观众可以快速的对演出曲目有指标性,也不难展现大师的高超之处。 没有人能忘记小提琴在义大利的重要性,从三大制琴家族一直到有著「魔鬼的颤音」封号的小提琴炫技大师——帕格尼尼。在这样的小提琴胜地不断地持续培育出后代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阿卡多和帕格尼尼同样流著义大利人的血脉,演奏他的乐曲时总表现出从容不迫的神情及浑然天成的技巧,其诠释不但让他获得「当代帕格尼尼」的称号,更可说是纯正的义大利小提琴语汇代表。 十三岁就开始登台演出的阿卡多,在十五岁时便摘下国际大赛冠军,并且创下史上第一人录制《帕格尼尼协奏曲全辑》的纪录,种种与帕格尼尼的缘分非比寻常。在这次难得来台的表演中,他将带著瓜奈里名琴演奏擅长的帕格尼尼,其他经典的贝多芬及布拉姆斯名曲也是大师重视的曲目。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本月我要看 乌犬剧场《丰饶之地》、同党剧团《我的妻子就是我》
寻找方向的七年级生,相信爱、相信神、相信不可能可以可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故事,看戏,是体会和理解他人生命的过程――愿所有人的故事都能找到最终的救赎。 我一直很迷恋独角戏,特别能够观察一个演员在身上切换各种角色的演出功力,独撑全场的舞台魅力,以及与舞台上道具互动所激发出的多元想像力。本月上演两出独角戏,乌犬剧场《丰饶之地》由女性演员彭子玲探索当女孩变女人之后,所承担的性别角色的心路历程,尽管当代女性看似已获得许多权利,但是否真的已进入丰饶之地? 而同党剧团《我的妻子就是我》剧本曾获东尼奖、普立兹奖,涵盖历史、性别、政治等议题。二○○九年仁信合作社曾由女性演员卓香君演出此剧,两年后,由男性演员邱安忱所饰的前东德变装癖老男人与他的博物馆,将挖掘出怎么样的一段历史?而邱安忱穿梭於四十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同年龄、种族、肤色、性别更是考验其表演功力,值得期待!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号
本月我想看 8213肢体舞蹈剧场《极境之旅》
这学期初,在学校的艺文中心再度观赏了8213肢体舞蹈剧场的旧作《电子》,唤起了几年前记忆犹新的观舞经验。《电子》融合了前卫电子音乐和萤光灯的闪烁,舞者尝试以充满机械感和现代感的肢体语言,让整个舞台上流泻出一种科幻又诡异的氛围。例如,舞者会透过肢体重复地抽搐、扭动和颤动,来拟仿电流在全身上下的窜流;途中,他们时而拿起「大声公」制造在商场中恼人的广告宣传噪音,讽刺意味十足,也因此整部舞作呈现出属於当代消费社会异化和疏离的感觉结构。而这一次8213肢体舞蹈剧场的新作《极境之旅》,依然是编舞家Casey Avaunt、音乐制作陈世兴及创意总监孙耨的三人合作,在短短宣传影片中,看见七位舞者在浪上拍打、蠕动和挣扎,最后从浪花中浮现,伺机而动,不知道这一次他们又会实验出什么新的感官元素呢?令人期待。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号
本月我要看 无独有偶《洪・通・计・画》
好像还停留在无独有偶与魏隽展的那片白色眩光里,却又即将与充满色彩的新作见面。无独有偶过去几年的精采表现,确实已经让我成为了他们的观众。这一次让我好奇的则是……(说出来很不好意思)……洪通是谁呀?为什么要为他做这个计画呢? 然后发现,这位艺术家的历史。跟著再发现,原来洪通,这位从没学过画的画家,曾点燃了台湾艺文界关於乡土与学院的大笔战。然后就像流星一样,这位艺术家又消失了。连维基百科都注记说,洪通的爆红是因为媒体炒作。但是洪通的画作的确有著无限的想像力。童趣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庶民的题材。所以你们会怎么表现呢?会变成什么样的偶呢?被媒体炒作后丢弃的艺术家,跟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关连?告诉我吧!
PAR / 第219期 / 2011年03月号
本月我要看 云门舞集2 春斗 2011游戏场
好不容易跟应接不暇的寒流说掰掰,眼见春暖花开翩然而至,怎让人不欣喜若狂,欲戏欲舞?厚重大衣即刻全部下架,萧瑟寂寥也通通丢掉,心情回温、轻盈热身,期待随著春风动起来! 每年的云2春斗演出,宛如新生代编舞家PK竞技,精招尽出、锋芒洋溢,勾著爱舞人的目光,分秒不能离。一段接著一段的短篇呈现,轻轻巧巧,没有大部头沉重负担,反而如散文般的流畅自在,甚至是诗意的回味想像,口味多变的观众如我,落幕后总获得大大的满足。 尤其今年的编舞黄金阵容:有甫从玛莎.葛兰姆舞团历练归来的布拉瑞扬、惊艳欧陆的孙尚绮、老不按牌理出牌的郑宗龙,还有愈长大愈「可怕」的黄翊——他去年的春斗作品「浮动的房间」,把现代人「宅」在房间里的孤独心事,舞得淋漓魔幻,直净且不失幽默地处理人/空间/生活的关系,是我去年所有看戏经验中,最难忘震撼的一出。 期待这场游戏春天的舞蹈之约。
PAR / 第220期 / 2011年04月号
本月我要看 诚品春季舞台《Re/turn》
白天沉沦在纪实的工场,晚上耽溺於虚拟的剧场。世事愈无常,记性愈贫乏,遗忘的时光大片崩落,取巧从看过的剧码里挑出精华片断,拼贴剪辑成自己的人生充数,活该搞得虚实不分。ㄟ,这陀螺到底会不会停啊。 什么?穿越时空?脑海里马上浮现米高.福克斯发动那台时光车。时逢奇幻当道,剧场已经落后小说、电影、偶像剧,当然不能装聋作哑太久,这下总算等到《Re/turn》。就天文物理学来说,穿越时空早已有路可循,虫洞就是圣杯。不过霍金博士郑重警告世人,千万别搭时光机去颠倒因果。很奇怪,创作者对於大师的苦口婆心就是没在听,一心执意要硬闯禁地,解开时空的枷锁,扭转生命历程的环节。这下连看戏的都好奇心大起,顾不得天机不可泄露的警世寓言,想看看潘朵拉盒子里究竟有什么玄机。 回想当年在实验剧场一口气拼完六小时的《K24》(意外为日后八小时的《众声喧哗》做了暖身),多亏剧本妙语如珠,带动前俯后仰的筋骨舒展,才没长出骨刺,感激涕零。几年下来,台南人剧团已经登上国家戏剧院俨然成了新世代天团,格外期待蔡柏璋袖口里变出的新把戏。不得不佩服,诚品春季舞台真是精益求精,○九年《肤色?时光》有双面舞台,今年的《Re/turn》有六个开放式结局。逼得容不下缺憾的戏迷不仅面临买一张票以上的抉择,还得求天公保庇不会重复看到同一个结局。《Re/turn》可以是回归,可以是再翻转,也可以是旅程的谐音。期待穿越四度空间的这一路上,有动人的风景。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常客推荐XJimmyBlanca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号
达人推荐X纪慧玲、杨忠衡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号
本月我想看 英国合拍剧团《春琴》、「石井漠」华丽经典
前卫西方碰撞东方传统,会擦出什?火花?总是特别令人期待!被喻为全英最佳肢体剧场的合拍剧团(Complicite),取材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文学作品《春琴》,以集体创作的方式结合操偶、戏剧、多媒体、视觉化肢体等,打破语言、国界藩篱,跨越文化差异,融合生活的物件,开创天马行空的想像世界! 国宝级的「阿嬷舞姬」李彩娥女士,在二○○九年世界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时,虽罹患白内障而视力模糊,但她仍登上六米高的球形流动舞台,魅力四射地优雅舞动,让全球有目共睹!她的坚持与执著精神令人极度敬佩。今年李彩娥为缅怀日籍恩师石井漠,募集舞坛新秀并且重建、创新经典代表作,让大众可以再度欣赏八十六岁的舞蹈大师丰采,难能可贵!其口述历史专书《飞舞人生》,更值得推崇!